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系列之三 台韓女子高球交流 台灣女子公開賽成先鋒舞台

近年來日系退燒,韓流轉旺,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從當年的中日女子高球友好邀請賽、中華民國女子高球公開賽等舊名成功轉型,正說明韓國女子高爾夫的崛起已成時尚,韓國模式也成為台灣高爾夫變法圖強的有力借鏡。 …
文字訊息(863)-
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系列之三
台韓女子高球交流 台灣女子公開賽成先鋒舞台
近年來日系退燒,韓流轉旺,台灣女子高球公開賽從當年的中日女子高球友好邀請賽、中華民國女子高球公開賽等舊名成功轉型,正說明韓國女子高爾夫的崛起已成時尚,韓國模式也成為台灣高爾夫變法圖強的有力借鏡。
1990年韓國女子高球選手第一次參加中華民國女子高球公開賽,開啟了台韓女子高球交流的新頁。當時韓國女子職業高球仍在萌牙階段,僅以四名北京亞運業餘國手前來取經,並與我亞運國手舉行一場業餘對抗,最後我國選手黃玉珍、王美雲、曾秀鳳包辦前三名,並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得對抗賽冠軍,不過韓國隊取經成效驚人,在業餘組名列第六的元載淑,七個月後便在北京亞運高爾夫摘下女子組個人金牌。
1991年韓國第一次派出女子職業選手參賽,但成績平平,仍無法與領先亞洲的我國與日本選手並駕齊驅。直到1998年韓國一代女子高球傳奇朴世莉以新人之姿在美國LPGA巡迴賽,連拿LPGA錦標賽和美國女子公開賽等兩大賽冠軍,並勇奪最佳新人獎,如春雷乍響般轟動全美、震驚亞洲,也帶動了韓國女子高球的快速起飛,至今歷久不衰,堪稱韓國女子高球「衝出亞洲、超英趕美」的黃金時代。
眼見韓流來勢洶洶,中日韓三國為互相應證戰力,還在2001年另發起「中日韓三國睦鄰盃」高球賽,韓國一舉拿下女子團體冠軍,並在隔年順利衛冕,我國選手洪沁慧、盧曉晴、石惠如連兩年參賽,均未能在團體賽封后,亞洲女子高球三強鼎立的局面於焉形成。
2004年韓國選手朴元美榮登亞軍,成為第一位在中民國公開賽(當時已恢復草創初期的中日女子高球友好邀請賽)闖進前三名的韓國選手,2005和2006年韓國選手乘勝追擊,分別由朴喜映和申智愛捧走后冠。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前13席中,韓國選手包辦7人,當時還是業餘選手的前「世界球后」曾雅妮前三回+8,奪冠無望,壓力全然釋放,反而在最終輪揮出67桿,總成績僅次於申智愛一桿,名列所有職業業餘選手第二。然而韓流壓境勢已不可擋,此後韓國選手大舉入侵,便成台灣女子高球賽事的冠軍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