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佛度盃台灣高爾夫錦標賽------ 佛度盃選手自揹球桿 教育意義深


2019/04/10 11:36:02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907 )

(文字/798)(圖片/0)(檔案/0)(影音/0)

佛度盃台灣高爾夫錦標賽規定選手自行揹負球桿,全程沒有桿弟伴隨,被視為比賽的最大特色,國立體育大學教授宋定衡10日表示,比賽制度的設計兼俱教育、訓練與親子關係等多重意義,對青少年選手的成長非常有益,值得肯定與推廣。…

文字訊息(798)-

佛度盃台灣業餘高爾夫錦標賽規定選手自行揹負球桿,全程沒有桿弟伴隨,被視為比賽的最大特色,國立體育大學教授宋定衡10日表示,比賽制度的設計兼俱教育、訓練與親子關係等多重意義,對青少年選手的成長非常有益,值得肯定與推廣。
宋定衡表示,美、澳等國桿弟不多,一般公共球場幾無桿弟,私人球場也要預約,青少年業餘比賽大都由選手自行揹負球桿,有其務實的考量。此外,佛度盃台灣錦標賽各組優勝還要進軍越南峴港的亞洲區決賽,同步採行這項規定,在國內做好訓練,屆時就沒有適應不良的問題
「比賽除自行揹負球桿,也禁止選手將球桿的腳架置於果嶺,如果在揮擊時刮到草皮或在沙坑上留下打痕、鞋痕,也得自行補上或整平,這些打球的規定,也屬於日常生活的禮節,這些都是教育上的意義。」身兼中華高協選訓委員的宋定衡認為,佛度盃還有選訓上的考量,「讓比賽盡量給青少年選手磨練,鼓勵他們多參加比賽,自己選擇球桿、自己判斷果嶺,沒有人可以諮詢,全靠自己。」
代表台北市景美國中參賽的蔡睿恆表示,他十分享受沒有桿弟的比賽,可以自我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桿弟會給我一些建議,如果他的意見跟我的想法不同,常常會內心交戰、不知所措,現在我一個人決定,反而如釋重負。」
新泰國中的林薪祐說,目前國內不設桿弟的高球比賽除了佛度盃外,還有貝多芬業餘高球賽,雖然允許拖車承載,卻也耗費不少體力。宋定衡支持這種說法。「如果把體能視為技術的一環,自己揹負球桿多少會影響技術發揮,可藉由訓練改善。」
宋定衡最後點出了佛度盃教育的最高機密,在於疏導而非處罰。「所有的規定都在於提醒,而沒有罰則,目的就是建立選手自我的反省機制。」他認為,教育不是學校或賽事主辦單位單方面的行動,更需要選手及家長的配合,以及親子之間的良好互動。「禮貌必須要做到發自內心、自動自發,不是聽桿弟阿姨講,或裁判的機會教育,更多的是親子之間的互相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