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寫 曾彩晴的美國大學新鮮人甘苦談


2019/06/05 10:02:53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1092 )

(文字/965)(圖片/0)(檔案/0)(影音/0)

曾彩晴在2019台灣業餘高球錦標賽和摘冠的韓國選手李藝媛同樣捕獲17隻小鳥,在女子組並列第一,但對手榮登后座,她只拿季軍,原因出在對手72洞只打2個柏忌,她卻苦吞11個。賽後趁記憶猶新,立刻「進廠」補強。「打鐵趁熱」是她的高爾夫哲學。…

文字訊息(965)-

曾彩晴在2019台灣業餘高球錦標賽和摘冠的韓國選手李藝媛同樣捕獲17隻小鳥,在女子組並列第一,但對手榮登后座,她只拿季軍,原因出在對手72洞只打2個柏忌,她卻苦吞11個。賽後趁記憶猶新,立刻「進廠」補強。「打鐵趁熱」是她的高爾夫哲學。

「自己的短桿還不夠細膩,第二桿距旗位100碼左右時無法每一球都打得接近洞口,這方面也許還要跟韓國選手學習。」曾彩晴趁暑假回國參加台灣業餘高球錦標賽,也到名師如雲的Dream Golf調整,她就讀美國塔爾薩(U of Tulsa)大學,去年10月剛上大一就一鳴驚人,在NCAA的B級賽事(Las Vegas Collegiate Showdown )封后。

正因為這場得之不易的冠軍,讓曾彩晴取得五月上旬一場季後賽門票,世界業餘最佳排名也來到416。短短一年的留學美國,她不但眼界大開,看問題也更深入而見解獨到。印象最深的是美國球場的果嶺非常注重保養,讓很多精彩的推桿生動地躍上螢光幕。「美國的果嶺好停球,果嶺速度快,利於技術的發揮,台灣的就很難。」

除了比賽、練球外,大學課業也是一場場嚴峻的考驗,讓她的新鮮人過得更像多彩多姿的戰鬥營。「我們每一學期有5場比賽,一學年10場,就有10周在外比賽,要跟上課業進度,得從後頭一路追趕,跟比賽的感覺很像,還好美國大學的運動校隊家教制度,幫了很大的忙。」

曾彩晴的父親表示,女兒打出成績,固然可喜,課業又All Pass,更令人欣慰。曾父說:「美國大學的運動助教都利用晚上幫選手上課,我們打電話過去,她幾乎都在上家教課。」

曾彩晴認為,美國大學強調團隊精神,國家、學校的榮耀,比個人成就更重要,讓她體悟很深,也因此格外珍惜各種機緣。提升戰績,不只要打鐵趁熱;為國爭光,也得及時回饋。「如果國家需要,我很樂意代表台灣出賽。」曾彩晴說,她是高雄信誼球場培訓選手,對球場林壬林總經理特地北上南投看她比賽深表感動,有朝一日若能代表台灣出賽,等同為信誼球場爭光,才是最大榮耀。

曾彩晴的偶像是曾經霸佔世界第一158週、史上最長球后的歐秋雅(Lorena Ochoa),從小她就取Lorena做為英文名字,內心的渴望不言而喻。「目標要遠大,以球后為標竿,就是不斷地自我超越,才能打造自己的天地。」


(照片由鍾豐榮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