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華高協國家隊選拔賽第二階段人物特寫 輔大高球一哥 方傳崴成長之路很另類

方傳崴是五位沒有冬季賽資格,卻可直接參加國家隊選拔賽的五位選手之一,他在選拔賽第二階段第五回合小露身手、初試啼聲,締造71桿,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終於打響知名度。…
文字訊息(725)-
方傳崴是五位沒有冬季賽資格,卻可直接參加國家隊選拔賽的五位選手之一,他在選拔賽第二階段第五回合小露身手、初試啼聲,締造71桿,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終於打響知名度。
明年才滿22歲,就讀輔大體育系四年級,是輔大體育系唯一的高爾夫專長選手,輔大一哥的名號自然就落在他身上,但是他的成長之路卻與多數選手大不同,他很勇敢地做了另類的選擇。「我很少參加中華高協主辦的月、季賽,大都打台青盃或Three Bond、科技盃業餘組的比賽,所以很多人不認識我。」
不過,出身高球名校穀保家商,又是老淡水球場的培訓選手,方傳崴系出名門卻是千真萬確,他只是習慣蟄伏,一個人默默的沉澱。「也許有人認為比賽場次較少,強度不夠,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我需要的也許是更多的訓練,讓我可以用心準備,打好每一場比賽。」
比賽前一天,太陽早已西沉,信誼球場黑壓壓一片,方傳崴仍然來回在練習果嶺推桿,找尋靈感。從國三開始才密集投入訓練,他起步比人晚,摸索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或許就是他自我鞭策、自我訓練的方式。當年他選擇進入輔大體育系,沒有與熟識的球友們一起進入國體、城市科大或台北市立大學等高球傳統學府深造,就是想走自己的路。
影響方傳崴最多的應該是汪聰傑教練,教練走入了他的內心世界,既是經師也是人師。「他教我的不只是高爾夫技術,也教我打球與生活的哲學。」三年的師徒情緣,方傳崴終於開竅,也悟出了門道。「我現在不會執著於追求標準劃一的動作,而是著眼於自然與放鬆,這樣擊球的力量會更順暢,更能隨心所欲。」
方傳崴覺得自己最大的罩門不在技術,而在於心氣不定,只有不斷地自我探索,才能返璞歸真,賜與自己力量。(中華高協特約記者黃佑峰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