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睿慶和姊姊王靖衣一起完成進化

高雄河堤小學王睿慶和王靖衣是南區著名的姊弟檔,不但球技出眾,且月賽出席率高,成為基層扎根最有力的後盾。弟弟王睿慶在最近一年的八次月賽中,更是三獲男子D組冠軍,展現南區小球王的身手。…
文字訊息(710)-
高雄河堤小學王睿慶和王靖衣是南區著名的姊弟檔,不但球技出眾,且月賽出席率高,成為基層扎根最有力的後盾。弟弟王睿慶在最近一年的八次月賽中,更是三獲男子D組冠軍,展現南區小球王的身手。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南區五月賽首輪王睿慶落後9桿,次輪卻打出生涯次佳的71桿,以總和157桿逆轉封王。媽媽認為,兒子最大的優點是自我修正的能力很強,能夠針對缺失改進,冠軍之路往往意謂一趟深刻的省思之旅。
王睿慶雖然常展現少年選手少見的強大心理素質,但對南部的高溫與艷陽卻苦思無解。「北部的天氣更適合打高爾夫,為了增加場地比賽經驗,我也常到北部參賽。」媽媽記憶中好成績總在北部締造,回到南部常又回到原點。「睿慶最好的成績70桿,就是去年在新北東華球場寫下,當時獲得台灣青少年高球公開賽男子九歲以下組第二名,只輸給二連霸的沈彥宇。」
為了讓孩子克服南部燠熱的天候,媽媽可是費盡不少心思,替換各種不同的涼水,與大熱天搏鬥。「涼水既不能太冰,又能消暑解渴,讓孩子免於心浮氣燥,我可是絞盡腦汁,作了不少的嘗試。」包括檸檬汁、桑椹汁、仙草茶等,都是王媽媽手上的消暑良方,更重要的是得裝入保溫瓶保溫,才有涼而不冰、溫而不燥的消暑效果。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揮桿距離變遠,王家姊弟也常在嘗試錯誤中摸索前進。「關鍵在長桿變遠,落點和以往不同,如果沒有更清楚的球場策略,接桿就會出現麻煩,後續的整個處理步驟也跟著亂了。」媽媽道出了選手養成階段必經的磨難與關卡,只有一關一關過,才算完成進化。「小孩的接桿和策略正在教練劉又睿的調整中,希望他們都能順利通過考驗,晉級下一個階段。」
(照片由南區月賽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