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頎森返台參加月賽兼顧美國學業 表現出色


2020/05/26 15:02:28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784 )

(文字/773)(圖片/0)(檔案/0)(影音/0)

出國當小留學生兩年,十一年級的陳頎森因疫情返台,一舉獲得中區五月例賽男子A組亞軍,演繹了一場「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精彩好戲。 …

文字訊息(773)-

出國當小留學生兩年,十一年級的陳頎森因疫情返台,一舉獲得中區五月例賽男子A組亞軍,演繹了一場「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精彩好戲。

回台期間,除了網路上課外,陳頎森還得每周按時交作業,比在美國時更忙碌。「美國疫情嚴重,比賽取消,多數人都待在家裡,老師指定的作業比往常更多,台灣情況相對安全,我要練習、比賽,又得寫作業,時間總是不夠用。」陳頎森透露5月賽期間,因時差關係還上網上課到晚上12點,隔天早上又得四、五點起床,多少影響比賽的情緒,不過他還是打了漂亮的一仗,尤其在決勝輪繳出藍T單日最低72桿,更令人印象深刻。

兩年的留美生涯,在鑽研課業之餘,陳頎森同時見識了美國高球文化的俯拾皆是與博大精深,成為他脫胎換骨的養份。「我念的佛州Saddlebrook中學被兩座高爾夫球場環抱,我也住在球場裡,起床開門就可以拎著球桿就地練習,再舒適方便不過了。」陳頎森表示,佛州的高爾夫球場超過千座,是美國高球場密度最高的州,高爾夫是生活重要的元素。「在住家一小時的車程內,就有五、六十座球場,扣掉私人的俱樂部,我們也有二、三十座球場可供選擇。」

陳頎森認為,留美兩年最大的收穫是英文大幅進步,視野更開闊,更清楚自己的方向。「回台期間,學校的教練要我每周向他提出一次報告,包括比賽成績,練習情況,然後他再提出檢討及建議,雖然無法面對面,但拜科技之賜,彼此的溝通還是雙向的,毫無窒礙。」

陳爸爸認為,美國高球蓬勃發展、人才鼎盛,與各個環節的全力配合息息相關。「在美國,縱使青少年選手收費較低廉,但受歡迎的程度不亞於一般客人,球場都了解他們培養的不只是國家級的優秀人才,或許也是球場未來的榮耀。」陳爸爸說,如果國內發展高球的態度跟防疫一樣有決心,各方面都全力配合,王政松理事長的改革理念就可更進一步落實。

(照片由衷區月賽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