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庭毅擺脫低潮 重返顛峰


2020/05/28 09:52:04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877 )

(文字/760)(圖片/0)(檔案/0)(影音/0)

去年11月全國中學錦標賽結束後,廖庭毅陷入長達半年的空窗期,歷經受傷、棄賽、轉學、換教練等四大衝擊,氣勢跟著下挫,他一度四顧茫然,不知所以,直到今年北區5月賽贏得男子A組亞軍,才力挽狂瀾,重拾自信。…

文字訊息(760)-

去年11月全國中學錦標賽結束後,廖庭毅陷入長達半年的空窗期,歷經受傷、棄賽、轉學、換教練等四大衝擊,氣勢跟著下挫,他一度四顧茫然,不知所以,直到今年北區5月賽贏得男子A組亞軍,才力挽狂瀾,重拾自信。

「排名上升的關鍵在於決勝輪打出個人藍T最佳70桿,這也是我告別低潮重要的宣示。」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初,廖庭毅的日常因膝蓋積水和左手臂撞傷而急轉直下,他忙於復健,練習打折,棄賽休養近半年,一度陷入深深的不安。

為了擺脫惱人的低潮,他從桃園南崁高中「體育班」轉學至距家更近的振聲中學「電子商務科」,爭取練球時間,以便迎頭趕上,最大的轉折則是聘請趙勛廷教練共渡難關。媽媽說,受傷前就碰上撞牆期,再加上受傷的陰影,孩子信心游移不定,教練適時指點迷津,如同打了一劑強心針。


雖然將近半年沒比賽,廖庭毅在北區五月賽第二輪就慢慢抓回好久不見的感覺,信心也逐漸增強。「打完前14洞還是EVEN,卻在最後四洞+6,幾乎前功盡棄。」賽後他透過通訊軟體把戰況匯報給教練,兩人一番懇切的交流後,廖庭毅露出滿意的微笑,教練則預感明天將是嶄新的一天,結果真的應驗。媽媽認為,藉由良好的溝通提升選手的信心,就是最棒的指點,教練做得很成功。

在媽媽心中,廖庭毅不論學業、打球,自我要求都很高,「知子莫若母」成了這對母子的默契,她從不干涉孩子的決定。「孩子已經盡力了,如果我再要求,氣氛就可能變差,效果不會比較好。」開明的母親巧妙地扮演孩子進步的幕後推手,也讓廖庭毅打得特別開心。

「不過,我要求學業和打球並重,決不可因打球荒廢學業。」正因為媽媽的堅持,才念高一的廖庭毅高中生活忙碌而充實,他常利用學校下課後,上補習班補英文前的短短一小時,到練習場維持手感。「我只是把滑手機的時間拿來練球,一點多餘的負擔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