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賽]109年7月南區CD組月賽人物 謝沄蓁完成突破 向下一個目標邁進

高雄河堤小學謝沄蓁在南區七月賽第一回合,以82桿暫列第二,首次領先同校隊友王靖衣,完成歷史性的突破,也給自己最有力的肯定。…
文字訊息(799)-
高雄河堤小學謝沄蓁在南區七月賽第一回合,以82桿暫列第二,首次領先同校隊友王靖衣,完成歷史性的突破,也給自己最有力的肯定。
雖然隔天王靖衣打了女子選手最佳的75桿,逆轉贏得亞軍,但是謝沄蓁受到激勵,信心大增,兩天都打82桿,寫下兩回合個人最低164桿,並獲得季軍。
兩年多前,謝沄蓁和王靖衣同時加入河堤小學高爾夫社團,成了隊上成績最突出的選手,兩人一同比賽、訓練,既有相濡以沫的革命情感,卻也因年紀球齡相當,常被相提並論,難免成為競爭對手。王靖衣很快進入狀況,成績一直都處於領先,甚至在去年10月就曾獲得女子C組月冠軍;而謝沄蓁常在三、四名之間徘徊,無力挑戰桂冠。王靖衣障礙對她而言,彷彿一道難以踰越的高牆。「她反應快,動作姿勢標準,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
謝沄蓁的父親表示,女兒開竅得晚,比賽一年之後仍看不到明顯的進步,直到去年10月才擺脫「三輪車」,但對高爾夫極度熱中,他相信女兒的堅持。「為了打高爾夫,學了好幾年的畫畫只好暫停,練中提琴也退居第二。」
成績裹足不前一度使父親信心動搖,但女兒的堅定不移又讓他感動憐惜,而貴人的出現則因勢利導,巧妙地讓父女共同迎接挑戰。謝沄蓁的父親最感謝大崗山球場卓建宏總經理的栽培,讓女兒就此擺脫青澀,漸入佳境。「去年7月女兒沒考上大崗山球場培訓隊,卓總也許看到她的努力和潛力,讓她以儲備生的資格參加練習。」
從此,謝沄蓁有了球場的加持,加上大崗山球場陳宗成和澄觀園影像教學中心洪偉廷兩位教練的細心指導,信心加倍,成績也跟著起飛,今年一月賽她還打193桿,來到下半年的第一個月已繳出164桿,可說進步可觀,判若兩人。
女兒的進化曲線,讓爸爸對細膩的高爾夫更有耐心觀察其中的迂迴曲折與千變萬化,他已經與女兒一起蛻變成長。「競爭是一場長期的抗戰,路遙知馬力,只要堅定信心一定會愈來愈接近目標。」
(照片由南區月賽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