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賽]中華高協南區7月賽C D組人物 吳佳頤打高爾夫鍛練堅苦卓絕的人格


2020/07/21 11:34:05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952 )

(文字/1031)(圖片/0)(檔案/0)(影音/0)

在媽媽眼裡,吳佳頤好比電影裡一人分飾兩角的主人翁,一個熱衷彈鋼琴,一個迷上打高爾夫,表現不分軒輊,卻也一樣具有潛力,正等待造化之神帶領她走向幸運之路。…

文字訊息(1031)-

在媽媽眼裡,吳佳頤好比電影裡一人分飾兩角的主人翁,一個熱衷彈鋼琴,一個迷上打高爾夫,表現不分軒輊,卻也一樣具有潛力,正等待造化之神帶領她走向幸運之路。

彈鋼琴跟打高爾夫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才藝,很難找到共通點。比賽時前者得做造型、穿禮服,好比參加選美;後者則永遠是一襲高球裝,頂著風雨,或在驕陽下堅苦奮戰,兩者差異性很大,但是吳佳頤都稱職地把這兩種角色扮演得恰到好處。媽媽印象最深的是,兩年半前女兒第一次參加月賽,成績不盡如人意,但心情卻調適時很好。「比賽在屏東山湖觀球場舉行,我們三點就起床從台南出發,那天天氣特冷,只有10度左右,又開了兩小時車,她表現不是太好,打了120多桿,但全沒挫折感,我第一次發現她具備運動員應有的特質。」

從鋼琴到高爾夫,跟著女兒到處比賽,看慣幾家歡樂幾家愁,久而久之媽媽對競技的殘忍與現實也有深刻的體會。「要獲得激勵並不容易,但被擊潰往往只在一瞬間。」雖然媽媽總會小心翼翼地觀察女兒的心理狀態,卻也對女兒同時兼顧鋼琴與高爾夫的能力信心十足。「她從小在父母的保護栽培下練琴,被打扮得像公主一樣參加鋼琴比賽,曾獲2019亞洲盃國際音樂大賽-古典鋼琴類兒童P5組 亞軍,極有天份,卻一點沒有驕氣,也許就是在高爾夫球場上塑造的人格。」媽媽特別感謝高爾夫的環境鍛練出孩子的堅苦卓絕,尤其是蘇文河以及陳月霜兩位教練的教導有方,更居首功。「吃苦當作吃補」也是吳佳頤始終對高爾夫不離不棄的原因之一。

「她不是那種讓人一看就驚艷的選手,但是穩紮穩打,也偶有亮眼的成績。」吳佳頤曾兩獲南區月賽女D冠軍,5月第一次晉升女C賽事,7月就打出個人最佳83桿,兩輪170桿,也是生涯新低。媽媽剛好藉機鼓勵孩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怕慢,就怕原地站。」媽媽說,高爾夫是自我挑戰的比賽,名次隨著不同的對手而變化,不必過份執著排名,重要的是自我突破。

吳佳頤小三剛學高爾夫時,在螢光幕上看到吳宗憲專訪吳佳晏,兩人雖未曾謀面,卻暗自以她為榜樣。「她的名字跟我只差一個字,對她自然有好感,會關注她打球的狀況,今年她剛轉職業,才16歲就拿到台巡女子冠軍,真的很厲害。」媽媽說,只要電視上有吳佳晏的比賽,女兒會特別關注,也受到激勵。

暑假後吳佳頤將升上台南三村小學六年級,到底在鋼琴和高爾夫之間,誰將脫穎而出,成為吳佳頤的最愛,即將面臨關鍵抉擇。媽媽堅信「時間投注在哪,成就就在哪」,吳佳頤則盼望「水到渠成,船到橋頭自然直」,答案得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