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賽]109年8月南區 AB暨公開組月賽人物 莫雅熒加入台灣隊 期待打出一片天

來自香港的莫雅熒在台灣賽場上短短三個月,僅參加四場比賽,便克服離鄉背井的困擾,以亮眼的成績打出一片天,成為青少年選手中的佼佼者。…
文字訊息(744)-
來自香港的莫雅熒在台灣賽場上短短三個月,僅參加四場比賽,便克服離鄉背井的困擾,以亮眼的成績打出一片天,成為青少年選手中的佼佼者。
她在南區8月賽女子A組僅次於奪冠的江語葳,因尚未取得我國國籍不計名次,本周在信誼盃再攀高峰榮登亞軍,終於拿到在台灣的第一張獎狀,完成零的突破。莫媽媽說,雅熒是香港2019年女子13-14歲組年度排名第一,今年一月從香港移民來台,就讀高雄美國學校十年級,同時投入高爾夫基層扎根行列。「剛剛考上信誼球場培訓隊,明年一月就可拿到台灣身份證,準備在這裡落地生根,也期待為國爭光。」
信誼球場教練張創宇認為,莫雅熒身高169公分,具備先天體型優勢,且個性活潑聰明,態度積極、正面,很有自己的想法,潛力無窮。「她在香港受的是團體訓練,來到台灣透過個別指導,能夠更精確修正動作,並提升控球能力,所以在南區8月賽和信誼盃成績都比預期的更好。」
在莫雅熒眼中,台灣的一切都很新奇,比賽過的信誼和大崗山球場保養得如此整潔美麗,彷彿世外桃源;競爭的伙伴親切友善,且好手如雲、實力強大,更是學習的榜樣。「台灣的選手都很厲害,不論切、推桿,都展現純熟高超的技巧,能夠成為這裡的一份子,備感榮幸。」
媽媽表示,青少年在台灣打球非常幸福,有球車、桿弟隨行,分擔選手不少辛勞。在香港都得自己拿球桿或推車,也沒有桿弟阿姨提供意見。「很難說那一種方式比較好,在台灣選手受到較多的保護,打球很安全、很舒服。在香港凡事得自己來,更需要自己下判斷,也可以激發選手的靈感。」
莫雅熒非常享受比賽的氣氛,和友誼的滋潤,她從江語葳、吳逸柔和鄭昕然等人身上學習不少臨場處理球的技巧,也跟她們成為好朋友。「我喜歡這裡的打球環境,和這裡結交的朋友,彼此互相砥礪,一定進步更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