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扎根]高球基層扎根人物素描 許瑞宜教練,以高爾夫基層園丁為己任

雲林縣是台灣少數沒有高爾夫球場的「荒漠之地」,孜孜不倦的許瑞宜教練卻不向惡劣的環境低頭,以苦行僧的精神辛勤播種、灌溉、施肥,為荒漠注入幾許甘泉,展現無限生機。 …
文字訊息(921)-
雲林縣是台灣少數沒有高爾夫球場的「荒漠之地」,孜孜不倦的許瑞宜教練卻不向惡劣的環境低頭,以苦行僧的精神辛勤播種、灌溉、施肥,為荒漠注入幾許甘泉,展現無限生機。
他一人縱橫全縣,身兼八所學校高爾夫社團教練和選手褓母,訓練比賽、生活起居,幾乎無役不與、無所不包,成為高球基層扎根最名副其實的尖兵。今年暑假,從7月9日至8月25日,他在48天内帶領選手49人次,造訪全台八座高爾夫球場,北至林口東方,南迄高雄信誼,東達花蓮球場,展開一次前所未有的高爾夫長征,讓孩子們眼界大開,渡過一個難忘、快樂的暑假。
「其實我已連續三年利用暑假帶選手參賽,目前已有12人跟著我打球,包括揚子中學的郭承翰、維多利亞中小學的林鼎軒和柯競程等,暑假後還有7名同學加入,慶幸的是新同學從中班到小三都有。」高爾夫是一項細膩的運動,愈早起步愈好,許瑞宜為了培育高球幼苗,這幾年奔波於縣內各小學推動基層扎根,雖然問題從沒少過、他仍舊樂觀奮進,從不退縮,始終以高爾夫基層園丁為己任。
「2017年是個起點,我從斗六科技高爾夫會募集10萬元,透過縣府教育系統連續兩年辦理高爾夫種子教師研習營,第一年88所學校派員參加,隔年再辦,學校銳減,最後只有12所學校申請扎根計劃,真正成立社團的又更少了,我知道在地方推動高球基層扎根極具挑戰性。」許瑞宜直言,偏鄉地區校長接受度普遍不高,最好的方式是自己親力親為,全心投入,分耽學校重擔,讓學生有意願、環境可配合、家長會支持及教練願投入,還是可以開創一片天。
許瑞宜軍旅7年,官至連長,上尉退役,軍方磨練的領導才能,按部就班的行動步驟,讓他得以觀照全局,在高球場上如魚得水。他早早就取得B級教練與裁判證照,為開疆拓土打下雄厚的基礎。每逢中區月賽總是不落人後,義務負責攝影工作,為每一位小朋友留下美好的記憶。因雲林沒有球場,許瑞宜發揮窮則變,變則通的軍人本色,南下另闢據點,斑芝花和南寳球場為他的熱情感動,也大力配合,成了子弟兵的訓練基地。「每趟來回車程就要100分鐘,為了孩子們的練習,還特別買了一部九人坐車,要特別感謝兩座球場的友情贊助。」
許瑞宜說,每次看到選手在烈日下揮桿,在風雨中比賽,所有的辛苦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