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11月北區公開AB組月賽人物特寫 呂偉銍化身型男完成歷史突破

桃園治平中學高一呂偉銍在11月北區月賽全新出擊,改寫三項個人最佳紀錄,包括男子A組第三輪最低73桿、總和225桿,榮登分組季軍,完成生涯最重大的突破。 …
文字訊息(976)-
桃園治平中學高一呂偉銍在11月北區月賽全新出擊,改寫三項個人最佳紀錄,包括男子A組第三輪最低73桿、總和225桿,榮登分組季軍,完成生涯最重大的突破。
九月剛升高一,換了新學校,同學中一下多了三位球場上的老戰友吳易軒、廖庭毅、賴昱禓,彼此就近關照、相互砥礪,呂偉銍練得更起勁,球技跟著大幅提升。「以前我開球很歪,同組的選手常等我在亂叢中找球,就在開學後的兩、三個月,球歪的缺點很神奇地改善了。」
呂偉銍從小就被視為開球巨砲,起步不滿三年,國二開球距離就達300碼,被呂西鈞教練視為明日之星,但天生神力未必全然有益,有時反而難以駕馭。「當時還不太會控制方向,只是一逕使用蠻力,不知道如何展現巧勁,所以我的上球道率一直偏低。」不過事物的發展總是得失互見、福禍相倚。「正因為我的球很偏,反而讓我練就了熟練的救球功夫,我現在最滿意的,就是怎麼在樹叢中把球打回球道,當然在這方面要特別感謝一路指導我的教練,像是呂西鈞、張婷媗、蔡定宏老師等。」
為了提升上球道率,呂偉銍曾有計劃減重,讓自己打得更有效率。「或許開球遠只是受惠於體重,而非真正來自力量的加持。當時身高只有172公分,體重卻達95公斤,但是減重也不能太刻意,方法不對,就算瘦下來,力量也消失了。」幾經嘗試,呂偉銍終於找到正確的減重方法,現在80公斤,配上176公分的身高,從小胖成為肌肉型男,只要花七、八成的力量,開球距離一樣可以達到300碼。「運動員的飲食管控很重要,油膩的、炸的、滷的,我都不吃,才能維持最佳狀態,這是運動員最起碼的自我要求。」
呂偉銍篤信誠實至上,也見於比賽細節。107年秋季賽,桿弟阿姨2次在旗位旁以球桿觸地作記號,提示他如何推桿,同組選手提醒他此舉可能抵觸規則,賽後他立刻主動求教裁判而被罰4桿。「我很感謝提醒我的選手,因為他的熱心,使我對規則更加了解,也讓比賽更公平。」
眼見同儕的起起落落,呂偉銍雖然才16歲,卻已能體會前人所說:「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絕對不會成功。」的警語,時刻不敢怠忽。「打高爾夫常常一個人面對所有的問題,讓我更獨立,更懂得情緒管控,也更了解深奧的人生哲理。」
除了在北區11月賽個人有所斬獲,呂偉銍也期待集結團隊力量為校爭光。「希望11月中旬的中學錦標賽和隊友共同為治平高中奪得團體前三名,今年就更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