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11月北區公開AB組月賽人物特寫 鄭仕均今年大躍進 加緊衝刺超越自己

今年是鄭仕均成績突破的關鍵年,北區11月賽獲男子A組第五,創個人月賽最佳排名,並取得冬季賽資格;此外,8月月賽首輪締造70桿,6月夏季錦標賽平均回合73.5桿,都是生涯最佳,他已然是一顆冉冉上升的明日之星。…
文字訊息(714)-
今年是鄭仕均成績突破的關鍵年,北區11月賽獲男子A組第五,創個人月賽最佳排名,並取得冬季賽資格;此外,8月月賽首輪締造70桿,6月夏季錦標賽平均回合73.5桿,都是生涯最佳,他已然是一顆冉冉上升的明日之星。
鄭仕均國中、小就讀康橋國際學校,因學校課業壓力大,並未百分之百投入高球訓練,比賽成績也未見突出,直到國二利用暑假增加訓練強度,在城市盃青少年高球賽獲得第七,父母才驚覺孩子天分不差,鄭仕鈞也更有自信。「我第一次感覺可以往這條路走看看,開始更用心練習。」
因為起步之初投入時間不多,鄭仕均的高爾夫路程難免跌跌撞撞,在挫折中摸索成長,媽媽總是心疼不忍。「起初只想利用高爾夫磨練孩子心智,培養忍耐力,不了解這項運動的細膩處,加上練習時間少,姿勢不容易固定,又不了解體能訓練的重要,所以走了不少冤枉路。」
去年暑假,鄭仕均考上北市和平高中,學校的氛圍與以往大不同,他也相應調整打球與課業的配當,成為戰績飛躍的主因。他歸納今年獲得突破的原因有四,一、從康橋國際學校畢業進入和平高中後練球時間增加。二、體能訓練已見成效,並累積足夠的體力應付比賽。三、經歷揚昇球場約一年半培訓,累積下場策略和經驗。四、劉依貞、趙勛廷等教練的教導逐漸潛移默化。
縱使練習比賽成了高中生活的主軸,鄭仕均國中打下的底子依然深厚,課業依然在掌握中,10月第一次參加SAT檢測,便取得1430高分,成了課業了得的運動健將。「我希望到美國唸大學,在高爾夫專業上持續精進。」
爸爸認為,孩子最大的優勢是肯吃苦,又願以平常心看待自己,不容易緊張,所以也就不容易失常。「機會往往稍縱即逝,希望把握這一波成長黃金期,全力以赴,持續追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