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1017)-
對臺中私立華盛頓小學五年級田佾弘來說,高爾夫原是不速之客,經過幾番風雨考驗、走過柳暗花明,才成為親密的戰友。
因為體型厚實,運動能力強,田佾弘小一就獲選分齡足球校隊,父親又常往來歐陸足球強權德國經商,不時對當紅國際足壇巨星品頭論足,足球自然成為他心中那座巍峨的運動殿堂。不論平日、假日,不管刮風、下雨,他總喜歡在客廳、在教室走廊、在操場,盤著足球遙想璀璨的球星夢。
可惜家長和教練意見相左,球隊跟著解散,小三那年田佾弘突然失去亮麗的舞台,臉上的光彩頓時黯淡,保持運動習慣已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爸爸焦急忙著尋求替代品。「20多年前我也打過高爾夫,它不只是運動,也是國內上層社會的交際方式,而且運動生命很長。」
爸爸試圖說服兒子改玩高爾夫,幾次同赴練習場,兒子都意興闌珊。「足球又跑又跳,講求速度、爆發力,和對手衝撞激烈,場邊的球迷又吼又叫,是很男子漢的運動,相形之下高爾夫只是一個人默默揮桿,四周靜巧巧的,一點熱鬧的感覺也沒有。」田佾弘無法割捨他熟悉的足球情結,就像丟失了心愛的玩具,對新玩具仍無法全然投入情感。
父子關係似乎也隨著足球的消失降溫,爸爸腸枯思竭為兒子找尋愛上高爾夫的一百種理由,並藉此拉近彼此的距離。「爸爸打動我最重要的說法是打高爾夫成敗全由我一人承擔,但是踢足球輸贏是團隊的責任,無法由一人主導全局。」田佾弘幼小的心靈急著想證明可以成為自己的主人,他終於下定決心拿出踢足球的熱情打高爾夫。
足球的基礎讓他觸類旁通,一旦投入,便展現績效。「假日到苗栗全國球場接受潘福強教練指導,平日到大潘與小白球高爾夫教室訓練2次,一年多後教練看好我的潛力,開始加入中華高協月賽。」
2020年10月田佾弘第一次參加中區月賽,在男子D組七人中名列第四,成為最亮眼的新人。11月在六人中排名第三,緊接著2021年1月在男子C組獲得第四,首次站上頒獎臺。對年僅11歲的田佾弘來說,第三次參加月賽,也是第一次角逐男子C組,便摘下獎狀凱歸,是高爾夫生涯至今最大的收穫。
除了球技受肯定,他對高爾夫的競賽本質也有新的體認。「表面上看,高爾夫運動沒有喧鬧的場面,沒有肢體接觸,沒有緊張對抗,卻潛藏技術、心理、情緒、智慧的競爭,是一種寓動於靜的全方位對決,是屬於人格訓練的絕佳運動。」
看著孩子漸上軌道,智慧開竅,父親更堅定當初的選擇。「他不易緊張,最適合這項融合心、智、力三者於一體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