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中華高協中區2月AB組月賽人物榜------------林楷傑永不放棄 摘三年來第一個月賽冠軍


2021/02/20 09:24:47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875 )

(文字/1088)(圖片/0)(檔案/0)(影音/0)

升上 A 組整整 3 年,臺中東山高中高三林楷傑終於在 2 月中區月賽第一次拿到男子 A 組冠軍,在成長的路上更添自信。…

文字訊息(1088)-

升上 A 組整整 3 年,臺中東山高中高三林楷傑終於在 2 月中區月賽第一次拿到男子 A 組冠軍,在成長的路上更添自信。

姐姐林怡潓去年才榮登金榜,入選國家隊,父親林志鴻又是中部地區高球名教練,家學淵源給他帶來些許壓力,「輸人不輸陣」這句話偶而也會在他的腦子裡一閃而過,但他了解揹負過度的壓力反受其害。「擺脫壓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忘掉壓力,不必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但前提是全力以赴,才沒有一絲遺憾。」

林楷傑跟姊姊同時學打高爾夫,那一年他小四,姐姐已經八年級了,姐姐一向任勞任怨,把吃苦當作吃補,再苦也不喊累,他打從心裡佩服,也無形中鞭策自己。「現在想起來八年級才開始學基本動作,好像不容易,但是她的成就,以及她所克服的困難,也成了我無法逃避的責任。」

把壓力技巧地昇華為責任,是正向思考聰明的選擇。責任其實就是讓人成長的維他命。父親除了教球,也在練習場內開設一家高球專賣店,練球的空檔,他常幫忙照顧生意,視為回報親恩的責任,高爾夫不只是未來攜手同行的伴侶,更像是個不離不棄的親人,滋養他的青春歲月。

父親的人格特質、角色轉換自如,也讓林楷傑善於掌握角色的分際,凡事要心隨境轉,切忌執著不知變通。「我的教練就是我的父親,在父親和教練的扮演上,他做得恰如其份,所以我和姐姐的學習效果不錯。」林楷傑說,父親在家比較嚴肅,有著與生俱來的威嚴,但是在球場上卻很有耐心,甚至很NICE,父子頓時成為朋友。「老爸大概很清楚,如果上課的氣氛是緊張的,效果一定不會太好。」

成長的天地離不開練習場,閒來或許聽了太多大人們「煮球論英雄」千篇一律的情節,林楷傑雖只是初生之犢,卻彷彿久經世故的識途老馬,決心不做茶餘飯後的笑柄 。「也許耳濡目染多了,就更添平常心,所以我打球不容易鑽牛角尖,不管之前手氣有多麼背,一轉個念就重新開始。」

下場打球不可能每一桿都隨心所欲,最大的考驗是解決難題,這也是高爾夫必修的學分。「遇到狀況是最好的磨練,解決的方法很多,要想到下一步、下兩步,或者每一步,才是最佳方案,見機行事或見招拆招可行不通,這些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可以套用在日常生活上,這是打高爾大最大的收穫。」

林楷傑就讀的臺中東山高中要求每位同學在教室的牆壁上書寫自己的座右銘,自我激勵,林楷傑選擇「永不放棄,只為達成目的。」表達他終身守護高爾夫的心願,他希望短短的一行字鞭策他不可偷懶、不可自滿。「每次走進教室都會刻意看一眼,提醒我要堅持到底,不能三心兩意,更不能空留遺憾,這段話已經成了我的精神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