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高協110年2月北區月賽人物榜-------------張丞碩摸石頭過河 尋找旺盛的企圖心

做為竹北高中的主將之一,張丞碩最大的心願是像學長羅政元那樣成為校隊一哥,去年 9 月升上高三後,他在全國中學錦標賽高男組排名第17,為竹北高中最佳,一度如願坐上一哥寶座。…
文字訊息(989)-
做為竹北高中的主將之一,張丞碩最大的心願是像學長羅政元那樣成為校隊一哥,去年 9 月升上高三後,他在全國中學錦標賽高男組排名第17,為竹北高中最佳,一度如願坐上一哥寶座。
但是他也知道,郭杰倫、羅鼎弘跟他實力伯仲,就連高一的黃任誼也急起直追,好不容易掙得的寶座坐得並不穩當,冬季賽打了兩輪就打道回府,北區 2 月賽排第13名,也落在黃任誼後,起落不定、緩步前行,是他高中近三年來的寫照。
如何自我突破,張丞碩三年來不斷地思索,教練林英豪常叮嚀他要更專心、更認真,才能突破現狀,他也用了很多的方法,常從技術到心理層面自我檢視,卻始終停留在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張丞碩小學就利用寒暑假跟著阿公打球,嚴格來說只是跟著大人玩球,沒有參加過比賽,也未接受過系統訓練,直到國中九年級阿公的朋友認為孺子可教,幫忙報名月賽,他才知道高爾夫也有小朋友的比賽,從此配合賽事接受正規訓練。「一開始打B組和同儕間有更多相互觀摩的機會,進步神速,只練一年便打七字頭,但是高中三年,一直無法突破瓶頸,從來不曾突破70桿大關。」
因球齡短,張丞碩的經驗比同齡選手略遜,很多細膩的處理方式來不及學,成了短期難以克服的劣勢;他身高178公分、體重58公斤,跟去年仍為高中頂尖的選手,如蘇晉弘、林銓泰等180公分、70公斤以上的體型相較,身型也較單薄。他一度勤作重訓、增加食量,均未收成效。「體型太瘦,體能就不可能太好,連帶也影響瞬間的集中力,一旦注意力不集中,擊球的準度便不可能太高。」
既然增加體重行不通,張丞碩決心另闢蹊徑,繼續努力迎頭趕上。「今年起我在技術上訂定了三個小指標,第一、在果嶺決不三推,第二、100碼內一定要一桿上果嶺,第三、不打DOUBLE。如果三個指標都達成,就可以打進75桿以內。」 張丞碩開球距離不短,接近290碼,2月賽三回合抓了5隻小鳥,其中4隻在5桿洞可茲證明;而且他的長桿筆直,少了很多救險球的麻煩,然而無形中,反而欠缺短桿的磨練,三天4次DOUBLE,大都是短桿帶來的困擾,成了無法突破70桿大關的元凶。
張丞碩雖然就讀體育班,但學科成績不差,他的第一志願是考上清大體育系,接受嚴格的學術訓練,再開一竅。「希望自己的企圖心更旺盛些,高爾夫是心理層面佔大比重的運動,如果技術成熟,抗壓力日增,那真的就只欠缺企圖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