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學年度第 12屆全國小學業餘高爾夫隊際錦標賽人物榜------------熱愛數學 陳祈同立志作高球好手


2021/04/23 09:23:04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973 )

(文字/1052)(圖片/0)(檔案/0)(影音/0)

臺中市烏日國小三年級陳祈同從小熱愛數學,在媽媽眼中打高爾夫純屬意外,但一桿在手,揮灑自如,更添樂趣。 3 月全國小學大賽,他第一次參加中年級男生組賽事,在34人中榮獲第 9 ,躋身十大高手。…

文字訊息(1052)-

臺中市烏日國小三年級陳祈同從小熱愛數學,在媽媽眼中打高爾夫純屬意外,但一桿在手,揮灑自如,更添樂趣。 3 月全國小學大賽,他第一次參加中年級男生組賽事,在34人中榮獲第 9 ,躋身十大高手。

沒有家學淵源,醫生爸爸甚至對運動一竅不通,只因為大班那年媽媽幫他報名參加五天的高球爾夫冬訓營,從此情有獨鍾,意外投入高球基層扎根行列。父母擔心他欠缺天份,走得辛苦,陳祈同卻愈打愈有自信,父母只好依著他,並再三叮嚀,千萬不能只有三分鐘熱度。

高爾夫博大精深,需要長期投入,技巧是細火慢熬的產物,無法立竿見影,跟陳祈同最擅長的堆樂高積木、寫程式,馬上可以看到成績大不相同,但是他腦筋動得快,在高球場上一樣可以印證數學的推理邏輯。「高爾夫球道的距離,擊球、揮桿的角度,到處都有數學的影子,有些球桿甚至以角度命名,打高爾夫好像也在學習數學。」

有一次他沒打好,一洞花了10桿,媽媽問他怎回事,他可以從開球如何打偏,第二桿又如何進入沙坑,在果嶺上如何折騰,才終於推球入洞一五一十詳細描述,桿與桿之間的來龍去脈無縫銜接,紋絲不差,有如影片倒帶,媽媽也驚嘆三分。

因為擅長數理邏輯,陳祈同常參加校外的數學競試,如WMI世界數學總決賽、澳洲AMC九章數學及數學無國界競賽等,都有優異的表現。媽媽說,考題有時對大人來說都要思考才能作答,但是孩子想法單純,包袱較少,常用直覺就可以解題。「不過高手真的很多,祈同只能排名前30%,獲得銀、銅牌,如果要拿金牌得排名前5%,那要花太多時間,就無法兼顧高爾夫。」

數學的訓練不只讓孩子打起球來心思縝密,識見寬廣,也能兼融並蓄,觸類旁通。去年二升三陳祈同參加臺中市資優班和大同小學美術班甄試,高中雙榜,但為了高爾夫,決定繼續就讀烏日國小,原校安置資優生的額外課程,繼續自我鞭策。「這是孩子自己的決定,作父母的必須尊重。」正因為父母開放的教育,陳祈同很享受自由的學習氛圍,也造就他的多才多藝,游泳、棒球、直排輪、樂高遊戲他都能玩,一年級的暑假還遠赴菲律賓遊學,參加英文短期課程。

媽媽體會最深的是,高爾夫讓孩子個性活潑而獨立,做起事來有板有眼,明快俐落。「上了三年級後,我發覺他快速長大,為了比賽,他跟老師溝通請假、調課等都自己完成,不需我操心。」陳祈同也感謝興農球場的培訓及一路指導他的劉岳麟、楊沛峰、黃賢雯、陳俊昇等教練,和選手家長詹振隆從旁協助。「因為他們的熱心幫忙,讓我快樂打球,愈打愈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