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1196)-
對林明遠來說,北區 5 月賽是他高球生涯最重大的突破,第一次在18洞打標準桿,贏得高球賽的第一個季軍,領到高球生涯第一張獎狀,取得季賽的第一張入場券,第一次覺得可以在這個領域出人頭地。
他目前就讀桃園大溪高中高一,一年多前第一次進軍中華高協月賽時已經超過15歲,立刻投身競爭最激烈的男子A組,飽受各路高手輾壓,絲毫沒有邊打邊練的成長期,排名大都在20名外,在後段班載沈載浮。不過林明遠韌性極強,總是愈挫愈勇,默默前進,去年10月在全國中學錦標賽終於一舉搶進高男組第10。
全國中學錦標賽異軍突起後,林明遠並未一帆風順,沒多久便傷了左手韌帶,處於傷兵階段長達兩個月,因為疏於練習,今年北區 2 月賽他的成績再次跌入谷底。「這段期間,我充份體驗挫折的考驗,能否愈挫愈勇,全看自己的心態,一旦通過考驗,將來就不會被一個小小的挫折打敗。」
林明遠的高球之路,不是從掌聲開始,而是從挫折中不斷地臥薪嘗膽,讓他漸漸具備強大的抗壓性。他常告訴自己,高中階段是翻轉的關鍵期,高爾夫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穩定的心理素質,這才是決勝的關鍵。「一開始我的表現就不頂尖,沒有必勝的壓力,挫折漸多習以為常,反而比較不會緊張,也許這就是我的優勢。」
因為外公經營高球用品店,林明遠從 3 歲起就玩高爾夫,但只是打著玩的,不曾受過系統的訓練,也沒比賽過,他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成為高爾夫選手。
升國二的暑假是林明遠步上競技舞臺的轉捩點,因緣際會接觸了Dream Golf的免費體驗課程後,才算真正了解這項運動的奧妙。「賴彥成教練清晰的口條及深入淺出的解說,替我打開另一扇窗,跟我之前了解的高爾夫竟然如此不一樣。」從此林明遠對高爾夫另眼相看,父母不但安排專屬教練,他也開始認真投入,並考上桃園地區高球名校大溪高中繼續深造。「非常感謝老師每天上完下午第一堂課後,便用車帶我跟黃至晨到球場練習,他就像我們的保母,不離不棄。」
或許投入競技較晚,林明遠就怕進步的速度趕不上時間的腳步,他會主動發掘一些不一樣的成長模式。「進步不是一味苦練就能達成,更重要的是不斷挖掘自己的問題,與教練一起解決,才能把缺點減至最少。所以,持續進步的前提是不能自滿,不斷地自我修正,才能盡善盡美。」他自認當前最需要克服的問題是,果嶺邊的救球率不夠高,還有進步的空間。
還好他目前的教練趙勛廷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總能把他的缺點降至最低。「教練常說,策略不能只有一個,也不是狀況好的時候才有滿意的桿數,做為選手最大的挑戰是如何在狀況不佳時,隨時調整策略,締造佳績。」
策略可以隨機調整,但是心法萬變不離其宗,林明遠雖然球齡短但體會卻很獨到。「高爾夫最難之處是專注當下,不管之前狀況多麼慘烈,都要忘得一乾二淨,我在這方面比以前真的進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