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1069)-
雖然未達設定目標,竹北高中高二宋佳恩,還是以北區 5 月月賽女子A組第六名,第一次站上頒獎臺,寫下個人高球生涯的新里程。
賽前她把標準訂在平均78桿,最後80.7桿作收,就桿數言是一次小挫敗,但老淡水球場風大、球道窄、障礙多,常讓高手滑鐵盧,她頂住壓力,也算通過嚴格考驗。
就在賽前一個月,宋佳恩才在新竹立益球場科技盃締造平均74.3桿及一回合71桿兩項個人最佳成績,狀況和信心都處於顛峰。「我是高一才開始密集投入訓練,第一次參賽至今不到兩年,到底可以進步到什麼程度,我自己也沒有底。」
宋佳恩投入高球運動前,是籃、足球雙棲運動好手,這兩項運動為她奠定「下盤穩」和「力量足」的基礎,七年級開始接觸高爾夫後,起初僅屬休閒,直到九年級下,才猛然發覺這項運動可做為升學的敲門磚,苦練了幾個月,吊車尾進入竹北高中體育班,一連串令人意想不到的進步也接踵而至,讓她的眼界愈來愈高,目前已把申請美國大學列入高中畢業前的目標。「暑假我會到美國參加比賽,因為疫情已延後了一年,今年再不取得更有代表性的出賽紀錄,申請學校就來不及了。」
去年年初疫情爆發前,宋佳恩曾跟著姨媽到美國佛州奧蘭多旅遊,巧遇中國參加2018年雅加達亞運選手杜墨含,兩人相約打球,收穫豐碩。「我從她身上學了不少,像是短切、沙坑處理球的技巧等,回臺灣後,她還傳來訓練的影片供我參考,無形中又多了一位老師,雖然久未見面疏於聯絡,我還是常追蹤她的一舉一動,希望對我申請美國大學有幫助。」
因為追求進步的動機強烈,宋佳恩時間投入倍增,悟性漸開,每次出賽都帶來驚喜。2019年7月她第一次參加比賽(臺北市中正盃高球錦標賽),兩輪都打三位數,只經過 4 個月的追趕,在11月舉行的全國中學錦標賽第一回合便締造當時個人最佳紀錄87桿。「帶隊參賽的竹北高中張維承教練不敢相信我在短短的四個月,從100多桿進步到80多桿,我自己也很驚喜,更相信努力一定就有收穫。」
不過,宋佳恩第二回合94桿,兩回合181桿慘遭淘汰,她意識到高爾夫比賽有如一場路遙知馬力的長跑,更重要的是穩定的演出,而不僅是一個回合出色的表現。「教練林英豪老師說:表現穩定的前提是具備充沛的體能,和高人一等的心理素質,要不然很可能被壓力壓垮。」
宋佳恩曾兩次取得季賽資格,兩次都低空飛過晉級決勝輪,但她認為還有進步的空間。「以我的資歷,在季賽未被淘汰,算是通過基本的壓力測試,如果能夠站上季賽頒獎臺,更能證明我有繼續進步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