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北區 5 月賽人物榜------------月賽小鐵人 惠譽努力開創新天地


2021/06/09 09:54:09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586 )

(文字/1102)(圖片/0)(檔案/0)(影音/0)

惠譽最近一年打了10場月賽,為高球基層扎根選手之冠,只要不影響學校考試,各區賽程不衝突,他常常從北到南每賽必與,成了名副其實的月賽小鐵人。…

文字訊息(1102)-

惠譽最近一年打了10場月賽,為高球基層扎根選手之冠,只要不影響學校考試,各區賽程不衝突,他常常從北到南每賽必與,成了名副其實的月賽小鐵人。

5 月便是典型北討南征的例子,在老淡水打完北區月賽後,立刻返回桃園平鎮家中待命,等爸爸下班再開車前往臺南球場,參加隔天的南區月賽,一夜的披星帶月,趕到旅館已是凌晨三時,天還沒亮他又起個大早,準備六點二十七分的開球。「還好,在車上有小睡一會兒,否則睡眠不足,面對密集的比賽,體力根本無法負荷。」

或許早已習慣了這種邊趕車、邊補眠、邊打球的日子,惠譽在 5 月南區月賽第一輪一點也未露疲態,寫下個人最佳88桿,兩輪178桿,也是個人新低,在男子C組18人中,排名第 9 ,比兩天前在老淡水球場的198桿好看多了。

參加月賽將近一年半,惠譽從練球到比賽,樣樣照表操課,從不落人後,但是投入和產出卻不成比例,連一張獎狀也沒斬獲,看到原來排名在後的選手一一超車,他更是百思不解,百感交集。「我每周練球 6 天,周六、日都下場,花的時間不比人少,可是成績卻沒有明顯進步。」從去年 7 月到今年 5 月,惠譽在10場月賽20回合中,只有 3 回合低於90桿;較諸去年 8 月在大崗山的195桿,5 月在老淡水球場的198桿更有退步之嫌。

「我一直很納悶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姿勢調過了,教練常跟著下場觀察臨場狀況,也找不到問題所在。」惠譽一一列舉技術上可能造成的瑕疵,依舊沒有找到心中的答案。

不過,從比賽內容倒可以一窺問題的端倪,萬般皆由心,才是根本所在。練習與比賽大不相同,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張力,臨場表現自然大不相同。他可以輕鬆面對練習,卻無法立刻進入比賽情境,常執著於前一刻的過失,對複雜難料的當下更是胸無定見。

他只是個小六生,不知道什麼是平常心,更不知道如何走出心為形役的境界。「比賽前幾洞最常爆桿,然後信心就跟著下滑,這都是練習時沒有的現象。」求勝如同陷阱,欲念愈強,往往讓人愈陷愈深,愈打愈亂。

「容易緊張,應該是最大的魔障,只有克服這一關,我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惠譽自認技術問題不大,而是給自己的心理壓力太大,才失去自我。「我的長桿跟鐵桿有時發揮得不錯,一場比賽常常有 3 到 4 次Birdie的機會,可推桿時手都在發抖,反而抓不到。」

惠譽很羡慕那些邊打邊說笑的對手,常在談笑風生中完成使命,他也想見賢思齊,報答父母栽培,但必須找對方法。「以往我設定的標準太高,反而徒增壓力,改弦更張、降低標準,找回平常心,也許才另有一番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