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中華高協中區 5 月賽人物榜----------- 開竅不嫌晚 黃瑞通期待展翅高飛


2021/06/17 12:14:26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1143 )

(文字/1072)(圖片/0)(檔案/0)(影音/0)

黃瑞通,八年級、身高182公分、開球距離300碼,曾到澳洲Hills高爾夫學院進修一個月,條件優越、潛力無窮,卻直到今年 5月南區月賽第三回合才締造人生第一次的七字頭佳績。他不是隱藏鋒芒,只因為開竅得太晚。…

文字訊息(1072)-

黃瑞通,八年級、身高182公分、開球距離300碼,曾到澳洲Hills高爾夫學院進修一個月,條件優越、潛力無窮,卻直到今年 5月南區月賽第三回合才締造人生第一次的七字頭佳績。他不是隱藏鋒芒,只因為開竅得太晚。

雖然從小五就開始投入月賽,沙場經驗不少,黃瑞通並不熱衷追逐名次,加上父母對練習與比賽的關係毫無所悉,從C組打到B組,他的成績始終無法擠進前段班,將近四年的征戰,甚至未曾獲頒月賽獎狀。

「因為孩子個性急躁,欠缺耐心,當初打高爾夫著眼於增加孩子的專注力,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後來才知道可以藉此申請美國大學,甚至往職業發展。」媽媽說,孩子從小就對高爾夫情有獨鍾,喜歡看電視高球賽,小三那年吵著要到臺北看曾雅妮的比賽,爸爸還大老遠地從嘉義新港帶他到桃園,一睹球后的廬山真面目。

當時他就讀的民雄小學與高爾夫毫無淵源,巍峨的高球殿堂如深宮禁地不得其門而入,但是頂尖高手的神乎其技,早已深植心中,黃瑞通暗下決定要追逐小白球。升上小四後,媽媽終於打聽到車程30分鐘外的嘉義蘭潭小學有高球社團,他如願以償加入外高球社,展開奇妙曲折的高球之旅。「在許輝燦教練指導之前,每週僅一次一小時的教練課,練習也斷斷續續,訓練強度不足,錯失了成長黃金期。」

雖然球技進步有限,但是黃瑞通的心境卻穩定平和多了,他不再凡事求快,對細節也掌握得入木三分。南區5月賽第三回合78桿,將個人最低桿減少8桿,就是進步的鐵證。「我領悟到慢的好處,試桿尤其重要,可以調整心境,免於急躁;也可以調整節奏,找到方法。」

黃瑞通小五升小六暑假一個月的澳洲之行,也是一趟難忘的朝聖之旅,讓他茅塞頓開。「在澳洲一個月,每天的課表都是打球,吸收很多新觀念,感受明顯的進步,回來的第一場比賽,一下就少了20幾桿。」

媽媽印象最深的是,孩子從澳洲回來後脫胎換骨,積極度大增,還買了一支調整桿及一套球桿清潔具,讓自己打得更有效而舒適,只是她沒有意識到打鐵趁熱,緊跟著澳洲行的節奏,增強國內的訓練強度,進步的腳步才會穩健而踏實。

然而,挫折總讓人加速成長,懂得化被動為主動,最近半年在許輝燦教練帶領下,黃瑞通與許柏丞、林上予兩位好手在周末同場練習,他近身觀察高手處理球的細節,更是獲益良多。「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選手,豐富的經驗來自細節的掌握,不能粗枝大葉。」

如今黃瑞通正走在蛻變的轉折點,每一步都要腳踏實地,不得輕忽,媽媽目睹孩子一路走得踉蹌,雖百感交集,卻充滿信心。「就像球場的狀況處理,他腦筋動得快,總會在各種不同的對策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