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1010)-
潘冠豪小學五年級和長一歲的哥哥冠文一起學打高爾夫,總是因個頭小在後頭苦苦追趕,想追上哥哥的桿數、追上哥哥的排名、追上哥哥的穩定度、甚至追上哥哥的身高…………,急起直追始終是兒時最深刻的記憶。
一開始,大一歲的哥哥,樣樣贏他,不論身高體型、開球距離、切桿技術,推桿準度,哥哥都佔盡上風,就連心臟也是哥哥大顆,關鍵時刻仍舊氣定神閒,一點也不手軟。哥哥好像一道難以踰越的高牆,可望而不可及,他把哥哥視為偶像,偷偷學他的動作。
哥哥上高中以前,兄弟倆也曾一起打過B組,雖然差距慢慢縮小,但是哥哥還是技高一籌,經驗更是豐富,好幾次哥哥明明開球歪了,卻仍有本事把球救回來,而且恰到好處,常把球打到旗位旁。
108年5月,正好是冠豪國中畢業前一個月,他第一次參加A組比賽,第二回合打得十分出色,75桿繳卡,哥哥那天狀況奇差,打了1次三柏忌、3次雙柏忌,80桿作收,三回合弟弟以 1桿險勝,終於征服他心中那座高牆。「雖然那一次我獲第四名,沒有得獎狀,卻是第一次排名超越哥哥,印象深刻。」
之後弟弟跟著哥哥的腳步進入高雄中正高中,連練球也在一起,兄弟競爭的態勢更明顯,哥哥雖然還是贏多輸少,但是弟弟一舉跨越心理障礙,信心備增,兄弟倆一較高低的格局慢慢成形,兄弟同場總有不願輸給對方的壓力。
今年南區 5月賽,潘冠豪更一舉榮登男子A組亞軍,寫下個人最佳排名,把哥哥打得心服口服,讚聲連連。「應該說他的協調性太好了,球質很棒,我們教練蔡哲弘也常誇獎。不過,一旦狀況不好,他就容易分心,所以成績時好時壞,還是要加強磨練。」
早在今年2月,冠豪在台青盃台中站首輪打出生涯最佳71桿,並列領先,便展現總有熬出頭的潛質。「至今已過了四個多月,但那一天卻深深胳印在腦海中,每一洞都記憶猶新,總共4次BIRDIE、3個BOGEY,第四和第五洞還連續抓鳥,而且第10到第18洞全部打PAR,我從來沒有那麼穩定過。」哥哥對弟弟的表現也為之震驚。「隨著年齡增長,表現愈來愈穩,真的不能再小看他了,但是我也沒有這麼容易被超越,我曾開玩笑跟他說,從小我們兩個就常爭來爭去,短時間內還是會持續下去,這是好事。」
在潘冠豪以71桿締造個人最低桿後,哥哥隨即在3月春季賽第二輪以69桿改寫個人最佳紀錄,頗有兄弟一別苗頭的姿態。「雖然我的身高比弟弟高4公分,比較難追,但他在球場上愈追愈起勁,我一刻也不敢放鬆,好戲才能一直上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