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中華高協南區 5 月賽人物榜----------- 南臺灣最強黑馬 陳又勁漸入佳境


2021/06/23 09:30:28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1161 )

(文字/1133)(圖片/0)(檔案/0)(影音/0)

目前就讀屏東美和中學七年級的陳又勁,一直被視為南區最有潛力的黑馬,雖然他還未在任何比賽中封王,但聰慧好學,常有神來之筆,具備優秀選手的各種特質,冠軍遲早會成為他的囊中物。…

文字訊息(1133)-

目前就讀屏東美和中學七年級的陳又勁,一直被視為南區最有潛力的黑馬,雖然他還未在任何比賽中封王,但聰慧好學,常有神來之筆,具備優秀選手的各種特質,冠軍遲早會成為他的囊中物。

去年5月,他在升上男子B組的第二場月賽,就演出技驚四座的一桿進洞;8月南區月賽第三輪,又臨去秋波打出分組最佳72桿,讓林居佑、胡宇棠、張哲綸等好手瞠目結舌,在分組21人中獲第四名,並首次取得季賽資格;今年5月他第一次在月賽連續三天都打出七字頭,寫下每輪平均77.3桿個人新猷,再獲第四;5月南區月賽第三輪,抓獲個人新高4隻小鳥,並追平每輪77.3桿個人紀錄,排名第三。屢創佳績,讓他抬頭挺胸,走路有風。

不過陳又勁也沒有一股腦地沈醉在掌聲中,打從投入這項運動開始,就親自領略高爾夫是前進與後退二元並存的藝術,過度樂觀反而阻礙進步,反思才能積累深度。他的房間除了貼滿偶像小麥的各式海報外,還有一張黑白的成績單,在彩色的海報中顯得相當突兀。「這是去年12月冬季賽放大的影印成績單,我打了兩回合就被Cut,一敗塗地,它時刻提醒我不能放鬆,更不能自滿。」

那場比賽,父母因為工作無法陪同,他最信任的舅舅也有要務,只能由年長11歲的姊姊跟班,他第一次在比賽中欠缺長輩的精神奧援,第一回合就打了84桿,大失水準,第二天也沒有改善。不過,此後成績反而獲得突破,展現重跌一跤後反彈的力道。

在鄭美琦教練心中,陳又勁生性樂觀,對高爾夫充滿熱情,是最具感染力的選手,只要他在場,上課的氣氛必然熱烈。「他的求知欲強,會積極發問,帶動學習的氛圍,同時增加其他人學習的效果。」

陳又勁對高爾夫的投入更衝破瘟疫和距離的藩籬,不完成使命絕不罷休。因練習場和球場在疫情大爆發期間關閉,為維持手感,爸爸特地開車將近70公里,帶他從屏東潮州前往恆春,在一處乾涸的防洪蓄水池揮擊。「為了這次全揮桿練習,媽媽幫我買了近40顆二手球,因為附近雜草很長,球打出去也撿不回來,這的確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陳又勁小一至小三跟著擔任武官的父親移居韓國,並就讀漢城國際學校,父親因業務需要學打高爾夫,他抓住空檔好奇地拿起桿子學大人揮桿,桿子很長,球很小,但他動作流暢,總能擊中球,讓父親印象深刻,回台後便帶他拜師學技。「開始跟林相甫老師學球已是小四下學期,比起一般選手算晚了,不過鄭美琦教練都一直告訴我,不怕起步晚,就怕無法持之以恒。」

雖然啟蒙較晚,但是陳又勁的條件卻很突出,170公分、78公斤結實厚重的身材,力量與協調性俱佳,再加上無敵的熱情,他集先天及後天的優勢於一身,具備出人頭地的本錢。望子成龍的媽媽則不忘叮嚀孩子行穩致遠,如同滴水穿石。「有熱情固然可喜,更重要的是堅持到底,才能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