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中華高協基層扎根人物榜----------- 啟動彎道超車 周宥勝赴澳當高球小留學生


2021/06/24 09:38:13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1115 )

(文字/986)(圖片/0)(檔案/0)(影音/0)

不少小留學生去年返臺躲瘟疫,周宥勝卻反其道而行,9月赴澳洲Hills高爾夫學院就讀九年級,順便啟動後來居上的高球彎道超車計劃。…

文字訊息(986)-

不少小留學生去年返臺躲瘟疫,周宥勝卻反其道而行,9月赴澳洲Hills高爾夫學院就讀九年級,順便啟動後來居上的高球彎道超車計劃。

他從小在澳洲讀書,直到國中才返臺與父母團聚,並學打高爾夫,經高嘉鴻教練指點,進步神速,便重返澳洲全力衝刺。除了每周一至周五學校的固定課程外,周六、周日他還另請教練補強,每周七天都與高爾夫為伍,彷彿要把錯過的歲月全部填滿,才不會虛擲青春。

周宥勝澳洲的家就在距離Hills高爾夫學院不到一小時車程的布里斯班,他之前在澳洲沒玩過高爾夫,也不曾聽聞這所在臺灣具有高知名度的高爾夫專業學校,直到七年級暑假參加TIGA主辦的Hills夏令營,才第一次踏進校園,回臺念完八年級後,就迫不及待地要急起直追。

「因為在澳洲念過六年小學,更適應這裡的氣候和環境,所以選擇回澳洲磨練。」周宥勝說,在澳洲打高爾夫比較不受課業的牽絆,可以全心投入,且硬體設備更齊全,成效更佳。「這裡的練習場球墊全都用真草皮,跟比賽時一模一樣,更有臨場感,揮擊時就像在比賽,而不只是練習。」

回到澳洲周宥勝的身材也大有長進,不到一年從164公分長到176公分,開球距離跟著水漲船高,從240碼,增加到近290碼。「澳洲的球道都比臺灣長,距離遠了剛好可以派上用場。」不過澳洲的果嶺速度奇快,他卻花了不少時間適應。

在澳洲的兩名教練Tony及李威霖各有所長,都傾囊相授,但和高嘉鴻教練在臺灣相處那段日子卻是周宥勝最難忘,收穫最豐的回憶。

從2020年5月至9月,他每周五天都黏著高嘉鴻,把切球練得滾瓜爛熟。「有時一整天都練切球,教練教我用不同角度的球桿擊球,再觀察滾飛比,我則從不同的球桿中體會自己擊球的規律,見識不同球桿的特性,同時了解切球的訣竅。」這對師徒只相處四個月,徒兒便脫胎換骨,邁向頂尖,讓人忘了他的球齡只有兩年。

2020年8月北區月賽是周宥勝離臺赴澳前的最後一場比賽,三天都打出七字頭,平均每回合76.0桿,獲男子B組第九。「這是我第一次打七字頭,特別有紀念性,也是高教練送給我最棒的禮物,現在我們還常聯絡,他仍不時鼓勵我。」

下周二的昆士蘭青少年業餘巡迴賽是周宥勝在澳洲參加的第一場大賽,賽期四天,他的目標是前15名,希望藉此展現留學澳洲的成果。「澳洲高手很多,把目標訂得保守些,得失心就不會太重,也許更能發揮平日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