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1010)-
林育宏在110年秋季賽一路逆襲,最終歡喜捧回男子B組亞軍,收下升上A組、轉大人最及時的禮物。
伴隨個人季賽最佳排名而來的是,四回合個人最低306桿,而在B組的告別賽第一次打敗南區兩位天王許柏丞和林居佑,則是意外的驚喜,代表他已具備跟頂尖高手一較長短的實力。
關鍵在第二合74桿的強力加持,排名從首輪的暫列第八,晉升為並列第四,信心跟著扶搖直上。「雖然沒有打破最低73桿的個人紀錄,但抓下藍T歷來最多的4隻小鳥,也是一大突破。」第三輪的75桿讓林育宏的排名再升兩席,衝至暫列第二,決勝輪77桿,依舊維持水準,成功保住亞軍。
因為從小身材高人一等,187公分的林育宏具備運動員的上乘稟賦,總被寄予厚望,但是他的學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從來沒有為了打球而犧牲課業的念頭,同時兼顧魚與熊掌方為上策,打球與讀書並行,成了國中生活的最佳寫照。
除了兼顧學業、球技,林育宏還得固定上補習班、矯正牙齒、視力,成了全家第一忙人,無形中也練就了分秒必爭的時間管理能力。「打高爾夫最大的收穫就是早睡早起,生活規律,只要照表操課,嚴守分際,就可以把事情做得穩妥。」林育宏因雙眼天生散光、弱視,父親藉由親近高爾夫球場施予矯正,視力大獲改善,高爾夫成了林育宏人生必修的學分。「讀書為了開智慧,高爾夫則可以明眼界」,始終是他的金科玉律。
然而在打球和讀書之間,還是有輕重之分,林育宏上了國中後,書本排行第一,球技談不上突飛猛進,但偶而小試牛刀,也能取得季賽資格。從去年春季賽至今,除去年秋季賽外,每賽必與,每回合平均介於77~78桿之間,在教練Andy眼中,他打球的時間或許不多,但練習專注,極具天分,潛能則未完全開發。
為了學業,林育宏至今未加入球場培訓,下場頻率不高,且短桿未經系統訓練,切桿、救球的技巧相對生疏,12歲以前拿過3場月賽冠軍,升上B組後,至今一冠未得,他仍像一塊晶瑩剔透的璞玉,等待來日精雕細琢。「這幾年教練大多指導長桿,並致力於調整動作,平均每個月只下場1~2次。」比起其他同齡選手積極投入,林育宏的訓練強度並不高。
明年國中畢業,即將面臨球技與學業的雙重轉折,林育宏開始考慮投入更多的時間提升球技。「很多動作與觀念我仍無法確實做到,例如揮桿時身體的重心轉換、球場策略的經營等,也許得花更多的時間練習,才能突破瓶頸。」利用國中三年打好課業基礎後,他考慮投考高中體育班,在高球場上全力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