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中華高協秋季賽人物榜----------- 台灣高球金童 康程堯拜師學藝急起直追


2021/09/17 11:15:06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722 )

(文字/1013)(圖片/0)(檔案/0)(影音/0)

188公分,80公斤,深邃的五官,修長的骨架,流暢的揮桿,勻稱有致的體型,再加上迷人的笑容,16歲的康程堯彷彿台灣的高球金童,具備高球選手所有優越的條件,只是起步太晚,使他如困淺灘,尚未展翅高飛。…

文字訊息(1013)-

188公分,80公斤,深邃的五官,修長的骨架,流暢的揮桿,勻稱有致的體型,再加上迷人的笑容,16歲的康程堯彷彿台灣的高球金童,具備高球選手所有優越的條件,只是起步太晚,使他如困淺灘,尚未展翅高飛。

包括剛結束的110年秋季賽,康程堯四次角逐季賽全都止步於前兩輪。可喜的是逐次進步,差距漸少,秋季賽只差1桿,就可初嘗決賽滋味。「其實秋季賽前九洞打得不錯,抓3隻小鳥,只用35桿(-1),是我的九洞最佳成績,只是轉場時不該喝太多冰沙,腦子頓時涼了一半,影響後九洞的表現。」

不過第二輪76桿,比首輪的81桿進步不少,康程堯做到了每天進步一點,他並未空手而回。

父親是荷蘭人,母親是高雄人,康程堯8歲那年從荷蘭返台定居,12歲考上高雄球場培訓隊,並開始接受訓練,他的啟蒙雖晚,卻也不曾刻意快速迎頭趕上。「父母的教育方式很開放,連打球也是任憑自由發展,從不要求我追求亮眼的成績。」

「8歲以前,他是荷蘭人,思維模式很西化,並影響至今,凡事講求自己摸索,與其說打球,不如說是玩球,體驗多於訓練,加上就讀義大國際學校,中文不夠好,也影響成長的速度。」康程堯第一次參加月賽已快滿13歲;第一次參加季賽,已升A組,雖然比同齡選手晚起步,但母親並不刻意追趕,她認為青少年理想的成長方式是順其自然,揠苗助長有時反而中挫熱情。

四年來康程堯總是在沒有戰績壓力下盡興打球,樂在其中,包括高雄球場教練劉心濰、高球名將王偉祥等施予的指導,他都能兼容並蓄,開闊眼界。「我最渴望身體練得跟Rory McIlroy一樣棒,開球距離跟偉祥教練的弟弟偉軒一樣遠。」

雖然沒有傲人的戰績,依舊充滿奔放的熱情,只等開竅之日,展翅高飛,正是康程堯一路玩球的心情寫照。媽媽更透露孩子天真但遠大的志向,令人莞爾。「他想贏得世界冠軍,跟自己心目中的偶像一較長短。」

今年9月康程堯升上高一,決心告別玩球的階段,利用高中三年急起直追,在媽媽建議下他像一心追求伯樂的千里馬,從高雄北上台南跑進吳致誼教練麾下,展開另一階段的探索。「是到了衝刺的年紀了,吳教練有專業的團隊,又有隊友相互切磋觀摩,應該有助於實現目標。」

在吳致誼眼中,康程堯體型高大且想像力豐富,潛力無限,但欠缺競技選手的思維,只打自己喜歡的球路,對技術上的不足沒有充份的警覺。「他雖滿16歲,且起步較晚,不過男子選手成長期較長,加上天分高,成功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