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1250)-
人們總說書到用時方恨少,唐爾岑最大的遺憾是當年學打高爾夫不趁早,現在為了趕進度,還得蠟燭兩頭燒。
小六那年,爸爸想盡辦法幫高爾夫說好話,帶唐爾岑到練習場跟著打球,但她的名字好像跟高爾夫王不見王似的,總提不起興趣,打了幾個星期就草草收場,只留下一臉錯愕的爸爸。「也不知道當時怎麼想的,只覺得大熱天在練習場一逕揮桿,衣服老是濕答答的,枯燥又不舒服,一點都不好玩。」
上了國中,她對跳舞漸感興趣,還迷上熱舞,隨著舞蹈基礎日增,對身體的律動與美感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爸爸的生活依然沒離開練習場和球場,高爾夫依舊如影隨形,仍不時成為父女間的話題,她發覺自己漸漸不排斥這項運動,偶而從爸爸充滿力量且旋轉靈活的揮桿身影,還看到翩然的舞姿。
「爸爸,你可不可以再帶我去練習場揮桿?」老爸簡直不敢相信女兒的轉變,狂喜之餘滿口答應。那是2019年暑假,唐爾岑正準備升上國中九年級。
重新接觸高爾夫,唐爾岑的感覺與兩年前截然不同,比起讀書,打球讓生活更充滿變化,而且還可以繼續擁抱舞蹈,每揮一桿都讓想像與創意落實,一桿在手盡情揮灑,彷彿便與球桿共舞。
只是熱舞和打球雖都是運動,基本動作卻大不相同,唐爾岑發覺打高爾夫得講求攻略、撫順心理和情緒的起落、觀察球場與草紋的類型、掌控大自然的瞬息萬變…..,比跳熱舞複雜多了。「練了一個多月,在老淡水球場第一次下場,跟陳宥蓁、蔡勁暘、沈芸安等高手一起比賽,才發現自己的渺小,有時連球都打不到,體力差到第13洞就走不動,球技跟體力都不及格,要感謝他們三人耐心地不厭其煩地指導我、包容我。」
為了彌補缺失,唐爾岑投入洪玉霖教練門下潛心苦練,同時補強體力,有時一天當兩天用,常常兩頓飯當一頓飯吃,逼迫自己儘快從舞者轉型為球手。「為了爭取時間、迎頭趕上,爸爸不但在淡水租屋方便我上學、練球,也親自出馬訓練我跑步,現在應付一連四天72洞比賽,已綽綽有餘。」
今年3月台北市青年盃高球賽,唐爾岑代表淡江中學獲得女子AB組亞軍,並在第二回合寫下79桿個人最低桿。11月北區月最後一回合,她再度演出79桿,並寫下月賽最佳名次女A第五,順利取得冬季賽資格。「對很多選手來說,79桿也許輕而易舉,但卻是我認真投入高爾夫2年來的新里程,也是追求更好的踏腳石。」
唐爾岑的球齡只有2年多,正面臨起伏不定的震盪期,她的解決之道除了穩定情緒、加強心理建設外,也利用比賽觀摩高手的看家本領。「高手處理球的方式,正是我最欠缺的,我都仔細觀察,慢慢咀嚼學習。」
印象最深的一次比賽是跟剛贏得冬季賽女子總冠軍的黃亭瑄的球敘,每一洞都收穫豐碩。「她的鬥志旺盛,心理調適能力極強,而且鐵桿穩定,總能把球送到旗位附近。」
唐爾岑眼中的黃亭瑄最厲害的武器,不只在球技高人一等,更在情緒管控得宜,勝不驕、敗不餒。「她前兩天表現不好,都打75桿,最後兩天大爆發,各打69和66桿,這就是永不放棄的精神展現,也是我學習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