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學年度第 13屆全國小學業餘高爾夫隊際錦標賽人物榜------------ 把比賽當表演 陳逸家打出一片天


2022/04/26 11:17:45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949 )

(文字/1031)(圖片/0)(檔案/0)(影音/0)

陳逸家來說,高爾夫比賽就像上台表演才藝一樣,在眾人聚焦下,才是證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機會。…

文字訊息(1031)-

對陳逸家來說,高爾夫比賽就像上台表演才藝一樣,在眾人聚焦下,才是證明自己能力的最好機會。

雖然她才念靜心小學三年級,卻人小膽大,如沙場老將,尤其上台表演更是強項,不論彈鋼琴、唱歌、英、台語演講或說故事比賽,只要上了台,總是把最美好的一面呈現給觀眾。爸爸說她不怕生,不知道什麼是怯場,她小得還來不及了解什麼是怯場,只是喜歡享受眾人的關愛和讚美。

憑著老天賜予的表演天分,陳逸家三月間第一次參加全國小學高球隊際錦標賽,就像唱歌演講那樣得心應手,獲得中年級女子組第六,其實她練習頻率不高,每周只下場一次,還來不及設定明確的目標,便突然成為一顆閃亮的高球新星,這份殊榮對她而言和演講優勝沒什麼兩樣,父親也看淡看遠,只期待女兒繼續保持高度的興趣,路才走得更長更久。

「她只參加三場比賽,兩場是每年一度的台北市教育盃高球賽,今年三月第一次參加中華高協全國小學系列賽,便打到分組前六名,多少有些意外。」父親認為孩子經驗欠缺,球技稚嫩,卻能與四年級的姊姊們分庭抗禮,名列前茅,除了開球不比四年級學姊遜色外,主因還是人格特質使然。「也許這就是杜錦豊教練說的,孩子膽大心細,適合當選手。」

父親把握兒童心理教育的循序漸進,讓陳逸家的高爾夫課程由淺入深,銜接得天衣無縫,也是完美的鋪陳。「我們在團體班待了快兩年,一定得由團體班開始,以遊戲同樂的方式入門,到了必須交待細節的階段,小孩的注意力能夠集中時,再循序漸進以一對一的方式授課,才會達到最大的練習效果。」

杜錦豊教練的出現,適時扮演伯樂的角色,他身兼陳家母女的教練,不但因材施教,更懂得因勢利導。「女兒雖小,卻很有自己的想法,杜教練就是懂得教學竅門,又有耐心,好教練莫過於此。」

雖然是教練眼中的可造之材,父親仍老神在在,靜待時間回答。他認為,小六或許才是轉型的關鍵,在此之前都應在沒有壓力下快樂打球,更能積蓄未來前進的能量。

陳逸家則體認必須充分準備、努力付出,上台表演才不會失常,就像說故事或歌唱比賽,她必須把故事或詞曲內容背得滾瓜爛熟,不能忘詞,否則將前功盡棄。「她知道比賽不只是台上的十分鐘或神來一筆,而是台下萬全的準備,成功沒有僥倖。」

賽前靜心小學全隊在徐良璧組長帶領下,前往幸福球場熟悉場地,也是贏得佳績不可或缺的一環,更讓陳逸家了解「要怎麼收穫,得先怎麼栽」。父親說,比賽更深的意涵是教育,而非僅是爭取名次,經由全國小學錦標賽,孩子看得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