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中華高協北區月賽人物介紹---------------------- 陳良溪教練加持 卓鈺得贏得月賽第一冠

文字訊息(1011)-
天生神力讓卓鈺得打高爾夫出盡鋒頭,佔了不少便宜,更贏得名師的關愛。
他不僅塊頭大、動作靈活,剛上國中七年級身高就超過170公分、體重逾70公斤,且揮桿、身體旋轉速度遠勝同儕,具備了這項運動所需的硬體條件。父親說,孩子開球可輕鬆達260碼,極具競爭優勢。「有一次在山溪地球場比賽,桿弟阿姨看前一組選手已遠離,便叫卓鈺得開球,沒想到他竟然把球打到前一組選手前面,令人捏一把冷汗。」
因獲神力加持,卓鈺得小四剛學球就拿S鐵桿,不必像一般小朋友得經過較輕的碳纖維桿階段,更有助於提早進入競爭情境,所以第一次參加中華高協月賽,就大放異彩,成為閃亮的未來之星。事隔兩年多父親回憶2020年5月孩子在北海球場的北區月賽處女秀,依舊神采飛揚,引以為傲。「他第一天就打87桿,還抓了3隻小鳥,可惜第二天未能一鼓作氣,只有101桿,總成績在男子D組12人中排名第七。」
初登場備受好評,父親並沒有樂昏頭而打亂布局,他認為,力量是天生的,但細膩的技術仍需要時間鍛鍊,選手養成的關鍵期在國、高中階段,急於求成反有揠苗助長疑慮。「小學階段玩得開心最重要,我給他設定的目標是90桿以內就及格。」
從2020年5月初登場,到2022年8月最後一次角逐男子C組,奪得生涯月賽第一冠,卓鈺得共參加8場月賽、5場小學錦標賽,大都符合父親要求,僅2回合超過100桿、6回合超過90桿,其餘18回合都在90桿內,他在遊戲中快樂成長,潛力尚未開發,只待時間一到全力衝刺。
今年夏天卓鈺得小學畢業,上了國中,也是迎向高球生涯的另一起點,淬鍊才正要開始。在陳良溪教練帶領下,他第一次嘗到摸黑練球的滋味,真正體驗高球選手成長的艱辛付出。「老淡水球場冬天動輒下雨,只能利用晴朗的夏天彌補回來,夏天當然要加倍付出。」
陳良溪曾經暗地裡觀察卓鈺得一段時間,直到去年中秋節前,才正式收他為徒,成為最後一位入室弟子。「他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力大無窮,在高球選手中很少見,這樣的璞玉若經雕琢,一定不同凡響。」
卓鈺得印象最深的暑訓是在果嶺四周的切、推桿練習,常常一待就是兩、三小時,這些技術需要仔細觀察,耐心揣摩,反覆苦練,在枯燥平淡中精益求精,充份考驗意志力,無法靠天生神力自由揮灑。
暑訓尚未結束,卓鈺得就在北區8月賽第一輪打出個人在C組最佳78桿,並贏得第一座月賽冠軍。「佳績不但自己得努力,也有教練辛苦的付出,最感謝的還是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