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中華高協南區8月賽人物介紹---------------------- 楊皓全獲伯樂賞識 樂作千里馬


2022/09/29 11:38:17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842 )

(文字/1092)(圖片/0)(檔案/0)(影音/0)

屏東高球名教頭林有信第一次見到楊皓全,就覺得他是可造之材,具備勻稱的體型,得宜的談吐,明快的反應,當下立馬收他為徒。…

文字訊息(1092)-

屏東高球名教頭林有信第一次見到楊皓全,就覺得他是可造之材,具備勻稱的體型,得宜的談吐,明快的反應,當下立馬收他為徒。

那是2020年年底,楊皓全剛打完南區年度最後一場月賽表現平平,父親也看不出孩子對高爾夫有任何強烈的渴望,一度想就此打住,後來經朋友介紹林有信教練,師徒相見,從此峰迴路轉。「有一段時間孩子打得茫茫渺渺,毫無方向,朋友說『旅日女子高球名將蔡佩穎的啟蒙教練就住屏東,專治疑難雜症,教出不少高手,你不妨讓他評估看看,或許他有不同的辦法』。」

林有信第一眼看到楊皓全,便覺得他有運動員的氣質,頭腦清楚,表答能力強,眼神安定。「是否具備選手的潛力,通常我會衡量智力、領悟力、能力及續航力等四大條件,初見面時他才小六,前三項都沒問題,接觸久了,我認為續航力也很OK。」

就像千里馬往往需要伯樂的賞識與駕馭,才可以成就彼此,師徒兩人的關係從傳道、授業、解惑中漸漸累積互信,更昇華為水乳交融的革命情感,楊皓全如魚得水,打球成為快樂泉源,進步神速。

沒多久,2021年2月南區月賽在山湖觀球場舉行,楊皓全第二輪打出個人最佳成績76桿(+4),排名跟著上升,以159桿在與賽18人中高居亞軍,從此自信倍增,更投入訓練。「我還記得在第六洞出發,雖然第一洞就柏忌,接著開球都很順,一直成功守Par,第13洞還抓小鳥,打完13洞+1,但是最後五洞專注力下滑,打了+3。」

楊皓全自2019年11月在大衛營球場初登場至今,只角逐六場月賽,B、C組各三場,雖然參賽頻率偏低,球賽經驗不足,卻珍惜每一次比賽機會,觀摩對手的打法,活用教練的教導,林有信也認為他打球有腦筋,潛力十足。「只是他初出茅蘆,尚未完成基本動作形塑,要再下工夫,還好家人支持,自己本身條件也優異,年紀尚小就入選參加全運會代表,前景可期。」

為了培養地方後起之秀,林有信常動用自己的人脈,約請高徒出馬共同調教,增加實戰經驗。「佩穎如果回台,會帶著皓全、陳里律,和莊智淵的姪女莊茿羽一起下場,臨場指導,傳承經驗。」

南區8月賽楊皓全以251桿(83 84 84)勇奪男子B組第三,並首度進軍季賽,完成生涯重大突破,他跨過第一道門檻,不再是只能打月賽的初學者。「成績比3個月前少了16桿,這是我升上B組10個月最好的成績。」

楊皓全就讀屏東大同高中國中部八年級體育班,身高175公分,他的脫胎換骨已成教練投身基層扎根最大的動力之一。「他一周只練3~4天,練習強度並不高,仍有進步空間,我特別叮噹他不要作重量訓練,等身體定型,再增加體能及訓練份量,屆時成績也必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