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1174)-
北市和平高中高二吳丞軒連續兩年在國家隊選拔賽,都靠一個回合大爆發高中金榜,他既是球運亨通的福將,也是絕不輕言放棄的悍將。
2023年國家隊選拔賽,他在第三回合抓8隻小鳥、1次柏忌,締造生涯最佳65桿(-7),排名一度高居第二,第四回合縱使只繳75桿,仍幸運搭上國家隊末班車。
險象環生的最後一洞吳丞軒苦吞柏忌,說明他心有牽掛,仍無法完全擺脫近關情怯的干擾,幸虧前一洞抓鳥,體現悍將本色,才立於不敗之地。「如果第17洞推桿失手,將由張簡克諺取代我入選國家隊,說起來運動競技成王敗寇,的確殘酷。」
繳卡時他還戰戰兢兢,擔心成為選拔賽的遺珠,直到篤定當選,才放下心中大石。「今年男子隊選拔競爭空前激烈,包括我在內有3人同為288桿,都獲選國家隊,而我在決勝輪的桿數最多。」
前一年的國家隊選拔,吳丞軒也曾在最後一回合一飛沖天,以67桿從並列第9躍升為第4,像天外奇兵殺進國家隊,然後在2022年隨著國家隊征戰世界各地,大開眼界。
吳丞軒不否認比賽都有運氣成分,但四回合比賽一共72洞,最終仍取決於前後一貫的穩定表現。「其實,其他幾個回合表現並不差,否則就選不上國家隊,只是光靠一個回合翻轉戰局,終非長久之計。」吳丞軒雖然屢受幸運之神眷顧,也深知厚植基本功才可長可久,運氣就像風水一樣輪流轉,總有一天會與自己擦身而過。
長期在台北球場培訓,吳丞軒始終沒有專屬教練從旁引領,有人認為他師出多門,反而兼俱各家之長,並非壞事。但他從小得自己一手安排訓練計劃,自我發掘擊球破綻,在跌撞摸索的過程中,僅能以有限的經驗自我糾錯,和他僅靠一、兩回合闖天下的際遇,似有某種聯結。「一、兩個回合可以反敗為勝,同理,一、兩個回合,也可以反勝為敗,只有把每一個回合做到盡善盡美,才能長久。」他特別提到詹益信教練有次從旁點撥,對球場策略進一步理解,幾經思索改進,才使球風更趨沉穩。
去年8月他隨國家隊參加加拿大業餘錦標賽,因未晉級決賽,轉而擔任蘇晉弘第三、四回合桿弟,以不同角度解讀比賽,彷彿奇遇。「這是我第一次當桿弟,以旁觀者面對比賽,完全拋開比賽壓力,就像下棋的人,成了觀棋的人。人家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作為旁觀者,少了下決斷這個重要步驟,眼前更豁然開朗,想像空間無限,那是另一種境界,希望有天能夠心領神會。」
第四回合蘇晉弘沒讓吳丞軒的桿弟處女秀空手而返,以65桿(-6)作收,全場17個Par On,排名大幅進步至並列第8。「頂尖選手高下之分,不在技術層次,而在心理素質。」
如果說2022年國家隊資歷讓吳丞軒開了眼界,他期待2023年在國家隊可以跟兩位偶像陳季群與林士軒一樣,具備更強大的比賽能量。「士軒是我在新興國中及和平高中的學長,他擅長時間管理,自律嚴謹;季群情緒穩定,不受外界干擾,他們都是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