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中華高協2月北區月賽人物------- 陳禹綸跳級戰術奏效 追求下一個冠軍


2023/03/11 16:23:43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851 )

(文字/1026)(圖片/0)(檔案/0)(影音/0)

上了國中後,陳禹綸總覺得成績進步有限,看著當年與自己並肩齊步的選手一個個登高望遠、揚長而去,心裡五味雜陳,今年北區2月賽他改採跳級戰術,提早挑戰男子A組,結果在31人中排名第14,還是成績最佳的國中生,跳級戰術展現「彎道超車」的效果。…

文字訊息(1026)-

上了國中後,陳禹綸總覺得成績進步有限,看著當年與自己並肩齊步的選手一個個登高望遠、揚長而去,心裡五味雜陳,今年北區2月賽他改採跳級戰術,提早挑戰男子A組,結果在31人中排名第14,還是成績最佳的國中生,跳級戰術展現「彎道超車」的效果。

相較於白T,藍T開球雖然只是距離變長,視覺卻截然不同,對開球增加不少壓力。陳禹綸說,距離一旦變遠,球道就跟著變窄,這是視覺的自然反應,仍待時間適應。三回合他分別繳82、81、80桿,適應力每天都有進展。「只差2名就取得春季賽資格,這個成績差強人意,相信下次會更好。」

陳禹綸從小就是運動健將,籃、足球校隊都擔任主將,小學畢業176,目前182公分,體型優異、前途看好,但國中階段講求細膩的高爾夫球技並無重大突破,將近三年來從不曾在月賽男子B組排名前五,僅一次打進季賽,他與高手的距離愈拉愈遠,直到2022年夏季賽才發覺原來可以迎頭趕上。「2022年夏季賽是我的第一場季賽,當初設定打滿4天,果然不辱使命,前3天都保持前八,但最後一天88桿,未能堅持到底。」

這一場季賽雖不盡如人意,卻也並非一無所獲,陳禹綸繳完學費,更清楚自己與高手間的落差,他作了通盤的檢討,要急起直追。「遇到困難容易心慌,加上對每一支球桿的特性了解不足,關鍵時刻常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一步錯步步錯,總是懊悔收場。」

為了不讓憾事一再重演,陳禹綸對每一支球桿重新下功夫研究,務求融會貫通,選桿不假思索。「90碼以下拿58°桿,100碼54°桿,110碼50°桿輕鬆打,120碼50°桿八分力打。」他最有把握的距離是130至150碼,依序用P桿、九號鐵及八號鐵,更是倒背如流。「對很多選手而言,這是基本素養,我卻常犯這方面的失誤,所以得牢記於心,再三警惕。」

陳禹綸就讀林口康橋國際學校九年級,學校課業不輕,他在鑽研高爾夫之餘,功課仍名列前茅,具備「二刀流」潛質,只是練球時間不足,球技略遜一籌。「王子銘教練陪我打練習賽,邊熟悉場地邊講解球場策略,然後在比賽複習一遍,效果很好,成了球技進步重要的靈感。」

2022年12月,陳禹綸在再興球場的一項九洞賽,第一次在B組力克張晉嘉,拿到高球生涯第一個冠軍,提振不少信心。「張晉嘉雖比我低一屆,卻是頂尖的選手,能夠打敗他,代表我也有機會達到他的水準。」

陳禹綸準備乘勝追擊,把生涯的第二個冠軍鎖定在今年。「只要改變心態,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也許機會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