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高協8月月賽球星介紹


2023/08/24 09:23:37
賽況訊息
瀏覽人次 ( 602 )

(文字/1022)(圖片/0)(檔案/0)(影音/0)

來自運動世家 莊筑羽期待打出高球新天地…

文字訊息(1022)-

打完8月南區月賽,莊筑羽第一次連續兩回合都改寫個人最低桿紀錄,80及79桿,累計159桿,雖然只獲得女子C組亞軍,卻充滿奪冠的喜悅,因為她終於繳出像選手一樣亮眼的成績單。

兩年多前爸爸送莊筑羽學高爾夫,就是想把她訓練成選手,可以跟阿公、阿嬤、阿叔和爸爸一樣,傳承家族的運動金字招牌。

爸爸莊智雄是桌球選手出身,阿叔莊智淵的名氣更大,雖然年紀不小了,仍常在電視上蹦蹦跳跳,跟世界頂尖高手拼戰,媒體都送他「桌球教父」的稱號。爸爸跟她說,阿公莊漢傑、阿嬤李貴美都是桌球國手,莊家已經兩代人投入桌球運動,應該到了改弦更張的時候了。「我們雖然是桌球世家,但打桌球不如打高爾夫國際化,如果打得好的話,獎金很高,就不會像爸爸那麼辛苦。」

莊筑羽的啟蒙教練林有信也是桌球選手出身,但他頭腦靈活,在桌球生涯的尾聲,憑著優異的運動天賦,成為高球好手,並完成轉型,現在已經是高屏地區首屈一指的高爾夫老師傅。教練上課時,總會用莊筑羽最熟悉的桌球語言譬喻,讓她一聽就懂,在林有信的教導下,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她學得輕鬆寫意,靈感如泉,高爾夫雖然比桌球沈重很多,但在她的桿下卻飛得更遠,她幼小的心靈也有凌雲之志,常常隨著高爾夫迎向天空探索。

教練常說,打美巡的錢珮芸和日巡的蔡佩穎都是她的師姊,當年就在這個那個球位上,一桿一桿地揮,球愈飛愈遠,然後就把自己也送往國外東征西討,更讓她早早就立定志向,要見賢思齊,成為勇闖美國或日本的高爾夫明日之星。球季空檔,錢、蔡兩人回到屏東,莊筑羽總是迫不及待從高雄往屏東跑,向兩位師姊討教,對師姊們魔術般的救球能力讚嘆不已。

「筑羽的擊球姿勢尚未完整,但是球感一流,她打球時常吸引很多人駐足圍觀,欣賞那種與眾不同、渾然天成的韻律。」看著一塊待琢的璞玉,林有信相信循序漸進才是上策,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在遊戲中學習」一直是他的中心理念,「珮芸小六那年由佩穎父親蔡東源介紹來的,一直學到到高中,約6年,她起步年齡雖不算早,但夠用心就不算太晚。」

林有信總認為每個孩子都有其特殊的成長曲線,教練只是因材、因時、順勢、順性施教,不必強求,更不要揠苗助長。「人皆有悟性,那是成長最主要的動力,教練的功能除了『教』之外,就是開導與輔導。」

莊筑羽9月將就讀高雄七賢國中七年級,開啟成長的關鍵期。「未來一、兩年是她成長最重要的轉捩點,關鍵在自己的態度,但教練一定要觀察入微,適時點撥,幫助她打開智慧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