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975)-
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對施友翔在113年國家隊選拔賽的先苦後甘做了恰如其分的詮釋,他先跌一跤,再爬起來,一步一步穩健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選拔賽前不到兩星期,他在全國高中錦標賽排名第19,甚至落後球齡較短、實力遠不如他的同班同學張念宇,在竹北高中排名第四。「那是令人失望的一周,第二回合還打了81桿,不但對團體賽沒有太大的貢獻,且個人排名一度跌到20名,第三、四合回進展也有限。」
全國高中錦標賽鎩羽而歸,對剛上高一的施友翔是一次沈重的打擊,他連續兩年暑假赴美比賽訓練,眼界大開、自信大增,但見諸比賽成效相當有限,他此刻最需要的是重建信心,避免連續挫敗的骨牌效應,而教練林文科和高藤適時挺身而出,成了他恢復自信的重要泉源。「為了準備選拔賽,教練強化我的切、推桿,我用心揣摩他的教導,每揮一桿都視為比賽情境,強化自信。」
雖然準備更充份,選拔賽前兩輪,施友翔分別繳75及79桿,依舊沒有起色,未能躋身前15名,形勢岌岌可危。「我檢討的結果是鐵桿出了問題,給切、推桿帶來太大的壓力,兩天才抓3隻小鳥,我把重心放在鐵桿的修正上。」
果然對症下藥,三、四回合施友翔共抓9隻小鳥,均繳71桿(-1),第一次連續兩回合都繳紅字,完成不可思議的大逆轉,且超越竹北高中高球一哥吳承恩、二哥邱子睿,成為第一位入選國家隊的竹北高中選手。「入選國家一隊雖然超出我的預期,不過最後一回合還是很多不該發生的失誤,因為切、推表現失常,在第13至第15洞連呑3次柏忌,打得險象環生。」
施友翔表示,雖然三、四回合進步明顯,但第14洞卻連吞柏忌,犯了大錯。「那一洞讓人進退兩難,如果用Driver開球,會落在狹窄的球道上,變數很多;如果用3號木開球,會剩200碼,距旗位遠了些,我選擇保守打,反而造成失誤,不過卻是難得的經驗。」
選拔賽的脫穎而出,施友翔在竹北高中高球校隊的排名也產微妙的變化,他以前是老三,排名在高二學長吳承恩、邱子睿之後,伴隨國家隊員的冠冕加持,勢必質變量變,無形中也使壓力上身。
竹北高中高球隊教練張維承認為,施友翔入選國家隊激發同儕間的良性競爭,只要肯努力,人人都有出頭的機會。「施友翔透過比賽告訴我們,什麼是潛能,什麼是無所不能。做為一名選手不要怕輸,面對勝利也不要膽怯,這是他給隊友最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