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1013)-
頂著4次季賽總冠軍、連續4年且第6次入選國家隊等三項國家隊紀錄,19歲的吳純葳注定要成為國家女子隊的標竿選手。
尤其她在第一回合一馬當先寫下67桿(-5),一路領先抵達終點,更突顯捨我其誰的天后氣勢。其實在榮耀畢露的背後,她也曾經兩次吊車尾入選國家隊,只是這次吳純葳的信心最強,彷彿國家隊員早已提前收入囊中。「也許跟年紀成長,思想心理素質更成熟有關,不過賽後檢視自己的表現,六個回合的賽況大體呈下滑曲線,未嘗不是警訊。」
吳純葳指的是,第一回合後她再也不曾出現六字頭佳績,第四、五回合75及76桿彷彿漸行漸遠,尤其第五回合一鳥未得,更直探谷底。「打完第五回合,好友建議我重新檢視自己的揮桿是否有瑕疵,我一一檢視自己的揮桿動作,發現的確瞄得太左,球常偏離球道,經重新設定後,第六回合繳70桿,而且還在回九後的第一洞,在百碼內以鐵桿抓老鷹,終於找出問題癥結,給自己圓滿的交待。」吳純葳認為,在百碼內打老鷹,關鍵在於鐵桿復正常,不偏不倚直接滾入球洞。
吳純葳自2019年中華高協常設國家隊以來,除2020年未獲選外,其餘六次選拔賽均過關斬將,縱使處於低潮,也能反戈一擊,急起直追。去年在東華球場的國家隊選拔,吳純葳便靠最後兩回合及時調整,繳71及74桿力挽狂瀾,從十名外一路超車,搶搭上國家隊末班車。
「比賽就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此更要時刻檢討自己的表現,揚長補短,遇問題找出病因,絕不能滿足現狀,否則必然停滯不前。」與其說吳純葳技高一籌,不如說她了解自己的不足,而且具備改進缺點的能力。
跟吳純葳同時在2019年入選國家隊的隊友,除就讀美國奧勒岡大學的「亞太球后」黃亭瑄外,全部轉入職業,只有她以業餘選手身分在國內就讀大學,對國家女隊而言,也多了一名經驗豐富的領頭羊。「我應會在大學期間轉職業,現階段很樂意做個經驗的傳承者,但同為國家隊員,隊友都有一定的實力,我也要學習她們的優點。」吳純葳相信職業生涯是所有選手追求的目標,她選擇跟陳伶潔、安禾佑等首批國家隊員一樣,從國內的大學出發再轉職業,一樣可以出人頭地。「陳伶潔轉職業一年多,上個月剛獲歡樂友緣女子公開賽冠軍,就是成功的例子。」
2024年一月開春,吳純葳將與謝秉樺代表台灣參加澳洲業餘高球錦標賽,2月則赴泰國角逐亞太女子業餘高球錦標賽。「這是我第三次參加亞太女子業餘錦標賽,希望能突破以往並列第13的最佳成績,打出國家隊的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