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977)-
黃有夫的願望並不高,他不奢求名列前茅,只求在季賽維持水準,保有一席之地,不必為了爭取下一場季賽資格,一直奔波在月賽的征途上。
從去年夏季賽到冬季賽,他的願望都落空了,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成了常態,更糟的是他只打兩回合就提前下車,而且每一回合都繳出難堪的80+桿,沒有例外。他常想高爾夫真的那麼難嗎,為什麼花那麼多時間耕耘,一碰到更強的對手、不一樣的氛圍,就把辛苦練習的成果拋諸腦後,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他在月賽其實是一名可怕的對手,談笑用兵,眼神銳利,從2023年2月復出以來,就像猛虎出柙,讓人耳目一新,5月開始在北區月賽場場打進前十,季賽資格均輕鬆入袋,其中北區11月月賽,還寫下個人最佳演出,三回合都繳七字頭,78、75、74,排名高居男子A組第五。剛結束的北區2月賽他也排名第六,與國中階段判若兩人。「2022年暑假考上老淡水球場培訓隊,同時升上南港高工,進入新環境後我決心打造全新的自己,中斷比賽半年閉關練習,復出後表現的確比國中時期好多了,而且也首度進軍季賽,但我認為還有進步的空間。」
黃有夫出身體育世家,父親是台灣師大體育系畢業的高材生,也是一名出色的國家級體操選手兼體育老師,他在運動場上跟父親一樣矯健靈巧,也希望像父親一樣充滿智慧。「父親是過來人,他常告訴我,優秀的選手都擅於情緒管控,不能讓不好的情緒無止境的漫延,我一直謹記於心,但要做到滴水不漏還得更加努力。」
黃有夫坦承他在季賽不自覺地就緊張起來,處理球也變得瞻前顧後、猶豫不決,心理負擔惡性循環,水準盡失。「可能是比賽經驗太少,場面見得不夠多,無法快速融入比賽情境。」
老淡水球場蔡教練彷彿心有靈犀,在3月的台青盃首度推派黃有夫代表球場出賽,增加比賽經驗,他把握機會,不負所託,3月6日第二回合在山溪地球場合締造個人最佳72桿,信心空前高漲。「若不是最後一洞打下水,被罰一桿,就可以繳紅字了,希望把這個機會留在3月下旬的春季賽。」
黃有夫從台青盃處女秀的一鳴驚人,反思季賽的屢戰屢敗,總結了兵法上「多算勝,少算不勝」的寶貴經驗,也算不虛此行。「打高爾夫一定要有策略,謀定而後動,不僅思慮要專注,且得慢工出細活,每一桿、每一個步驟,都不是獨立的,甚至要預估未來幾個步驟間的連動關係,一定得超前部署才能把失誤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