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974)-
大多數人都踏著成功腳印逐級而上,不滿11歲的郭臻臻卻反其道而行,從挫敗中選擇高爾夫,因為她小小年紀已然了悟,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
去年8月,她的球技依然生澀,只打過三場比賽,沒有專屬的教練指導,便大膽報名台灣青少年公開賽資格賽,結果表現一無是處,浪擲125桿收場,未能晉級,她哭著從繳卡處奪門而出,躲在父親懷中,淚水甫乾便暗下決心,要征服這項徜徉在藍天白雲與綠草如茵間的迷人運動。
父親很配合,立刻打聽合適的教練,讓郭臻臻拜師學藝,在蕭和宇教練的調教下,目前就讀北市麗湖小學五年級的郭臻臻果然大有長進,不到一年,她以備取身份加入「思嘉關懷列車」,並在今年7月22日打敗一干聰慧早發的名將,以第二名考上台北球場儲訓隊,球技、信心均不可同日而語。
「我們台北球場的考試很特別,不只九洞選六洞比桿,而且還測DRIVER和鐵桿的準度,再以三項的總分評比。」郭臻臻雖然球齡不長,但資質頂尖,潛力無限,在100碼的七號鐵桿和150碼的一號木桿,各打三球都接近目標,比起其他「沙場老將」毫不遜色,她以榜眼獲選雖跌破眾人眼鏡,但也可以看出苦練的決心不落人後。
「其實我們考前作了很多的準備,一點都沒有僥倖。」父親表示,就在考前兩周,郭臻臻才在台北球場的小九洞比賽贏得生平第一個高爾夫冠軍,比賽結束到考前的十幾天,每天都在台北球場繼續苦練,希望能在高手中脫穎而出,掙得一席加入儲訓。「將近20人報考,只取3人,難度很高,達成目標也意謂自我肯定。」父親認為,女兒高中金榜後,自信大增,有登高山如履平地的效果。
然而在歡喜收割的背後,也有不盡如人意的挫折,如今回想都是成長中相得益彰的養分。今年的2月北區月賽,郭臻臻曾因誤記桿數,被爸爸當場DQ,是她第一次體會高球運動自我管理、誠實至上最崇高且不可侵犯的價值。
「那是礁溪球場第一回合第九洞,家長剛好可以完整看到比賽的經過,爸爸當然也在場關心我的狀況,對我的每一桿都印象深刻。」最終郭臻臻繳卡時少了1桿,雖然無人提出異議,但父親發現後主動向裁判舉報,導致郭臻臻被DQ,無法參加第二天的比賽。
父親認為,確實記桿是高球比賽精神所繫,絕對不能循私護短,否則比賽公平性蕩然無存,比賽亦毫無意義。正因為父親的大公無私,隨後郭臻臻更惕厲有加,漸入佳境,成為眾人肯定的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