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1478)-
就讀台灣體大大三的柯亮宇是114年中華高協男子國家隊最年長的隊員,也是搭上國家隊列車最讓人跌破眼鏡的幸運者,但他能以第五名榮登金榜又有跡象可尋,證明了「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的確是運動場上顛撲不破的真理。
柯亮宇生於民國93年4月28日,身高182公分、體重90公斤,高大、壯碩、協調,且充滿理想,擁有頂尖運動員必備的條件,但從小學到高中始終不曾名列前茅,他不只一次懷疑自己不是打高爾夫的材料。
上了台南永仁高中,他的成績依舊載沈載浮、沒有起色,看著同儕一個個飛上枝頭,卻只能黯自神傷,高一下和橄欖球國手退役的父親商量後,決定退出校隊,以旁觀者思考自己的未來。從那時起他減少參賽頻率,也沒有教練指導,只是偶而重返賽場,檢視自己練習的成果,但每次總是名落孫山。「雖然沒有教練在旁,但我持之以恆到練習場揮桿,讓朋友幫忙看看我的動作,修正補強。」
父親柯忠義出身台南六信高中橄欖球隊,也是國家隊主將,擔任教練後又率領高雄市橄欖球代表隊在全運會連霸多屆,對競技運動的心理因素有獨到且深刻的體會,正當柯亮宇面對未來徬徨無助之際,父親的一席話,讓他醍醐灌頂,彷彿撥亂反正。
「爸爸語訴我,除了打高爾夫之外,還有什麼專長比別人更厲害的,我想了想似乎也只有從小打到大的高爾夫,最容易超越同儕找回自信。」112年8月南區月賽柯亮宇在升大二前的那個暑假決心重返賽場,繼續追夢。
「中間雖然停了一年多未比賽,重返賽場的第一仗求勝的欲望更強,這是我以前欠缺的。」雖然稱不上一鳴驚人,但柯亮宇的表現的確令人耳目一新,他以三回合218桿(+2)獲得公開男子組冠軍,僅落後A組的高隆睿1桿,與世界業餘排名開卡資格擦肩而過。
從112年8月到113年8月,柯亮宇始終保持高昂的鬥志,締造南區月賽公開男子組5連冠,其中3次都以1桿不敵A組第一,未能以最低桿成為開卡候選人。「雖然在開卡爭奪戰落敗,但我已從比賽汲取養份,慢慢克服首輪怯場症候群,技術上最難突破的瓶頸-開球,也大為改善。」
11月底的中華高協冬季賽同時也是114年國家隊選拔,柯亮宇前兩天都繳標準桿72桿,這是他第一次在前兩輪未超出標準桿,在國家隊榜單暫並列男子第五,他知道機會的曙光已經微露,可惜第三輪76桿,排名驟退至並列第11,雖然與第六名僅差2桿,心情難免下沈。
除非決勝輪超水準演出,否則獲選進入國家一隊機會渺茫,柯亮宇心理盤算著,得大膽進攻,又得小心應戰,避免失誤。「第一洞就抓小鳥,前九3隻小鳥、沒有柏忌、33桿,重返前六。」柯亮宇在決勝輪有個好的開始,他的信心直線上升。
轉場也是運氣的再次轉折,柯亮宇心情如洗三溫暖,不再像前九洞如此順風順水,第10洞便吞下第一次柏忌,一路守Par後第16洞再吞柏忌,他擔心機會就此流失,緊張得拿手機查看排名,只有最後兩洞必須連續抓鳥,才能擠進榜單,可惜第17洞以Par作收,希望幻滅了一半。「最後一洞得抓老鷹,才有機會。」
棕梠湖球場第18洞近500碼、標準桿5桿,所幸是一下坡地形,只要開球穩,距離夠,抓鷹並非奢想。前一輪許柏丞、張哲綸便在此抓老鷹,女子組的林品杉更在第二、三輪連獲老鷹,柯亮宇決心背水一戰,孤注一擲。「開球後球穩穩地落在球道中央,距旗位剩167碼,因為逆風,我拿大一號的八鐵,以低彈道攻果嶺,也許是老天幫忙,打到洞口兩步,推進抓下老鷹。」
神奇的老鷹化身幸運之神前來襄助,讓柯亮宇美夢成真,但他一再地告訴自己,進入國家隊只是圓夢的起點,他要繼續造夢、圓夢,讓高球之路更多彩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