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1423)-
2012年第7屆佛度盃台灣錦標賽,今天上午六時起,在楊梅揚昇高爾夫鄉村俱樂部展開,參加男子16~18歲組的王偉祥,打出令人驚豔的65桿佳績,全場不僅沒有吞下任何的「柏忌」,還抓下多達7個「博蒂」,不僅拿下該組冠軍,同時也改寫自己過去在台南永安球場所締造66桿的個人最低桿紀錄。
此次佛度盃台灣錦標賽,按參賽球員的年齡,分成男、女共5個組別進行,而各組冠軍則可取得明年在大陸觀瀾湖舉行第七屆佛度盃亞洲區總決賽的參賽資格,原訂將進行兩回合36洞的賽事,但受到「雙颱」逼進影響,考慮參賽球員的安全,大會決定將賽程縮減為1天。
除男子16~18歲組冠軍由王偉祥拿下外,男子12~16歲組則由蔡尚恩拿下,成績-1桿的71桿;男子18~21歲組則是由吳尚義獲得,成績則是低於標準2桿的70桿。女子組部分,12~16歲組冠軍為程思嘉,成績是平標準的70桿;16~21歲組則是由李旻以低於標準2桿的70桿獲得。
事實上,創始於1996年的佛度盃,是由高球名將尼克.佛度(Nick Faldo)爵士所推展的全球高爾夫培訓計畫系列賽,目前在全球28個國家每年舉辦38場佛度系列賽,有超過7000位選手參加,當今世界球后曾雅妮,也曾在亞洲區總決賽中封后,謝瑀玲、劉依貞也曾在亞洲區總決賽摘下后冠。
「真的沒有想到自己有辦法打出這樣的成績,老實講,的確很意外!」王偉祥在賽後說。事實上,在今天的比賽過程中,王偉祥的每次擊球都能在自己的掌握中,不論是木桿開球、鐵桿攻果嶺,都能把球放到自己所希望的位置,標準桿蹉果嶺成功高達8成33,雖然有3洞是錯失果嶺,但靠著精準的短切球,照樣能「一切一推」保住平桿準桿的成績。
至於在推桿方面,王偉祥也認為自己掌握的很好,只要在10呎內的抓鳥推桿機會,就沒有失手過,累計18洞下來也只用掉25推而已。值得一提的是,王偉祥在「前九洞」就打出31桿的成績,其中從第6洞起,連續4洞都是以「博蒂」作收,在「後九洞」他也有2個博蒂入袋。
至於拿下18~21歲組冠軍的吳尚義,則認為這次比賽的難度不高,尤其是旗桿所設的位置,不像過去其他比賽那樣放在刁鑽的地方,容易判讀,加上下雨的關係,導致果嶺速度也變慢,「只要能掌握好推桿的速度,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吳尚義在今天的比賽中,合計抓遭4個「博蒂」,不過在第4洞及第14洞,也都各吞「柏忌」。
男子12~16歲組部分,則是競爭較為激烈的一組,打完18洞,蔡尚恩及林張恆同樣都是交出71桿的成績,根據大會競賽規程,比賽「後九洞」成績,由交出34桿的蔡尚恩勝出。
女子組部分,16~21歲組共有10人參賽,其中又以近況甚佳的李旻表現最好,她全場共進帳3個「博蒂」,僅在第15洞吞下柏忌,最終以低標準2桿的成績作收,事實上,她也是全部女子球員中唯一交出「紅字」成績單的球員。
至於12~16歲組部分,競爭也是異常激烈,前三名的球員都只有1桿的差距,最後是由72桿作收的程思嘉勝出,「這次比賽開球台的設置,有幾洞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距離增加不少,相對的也提高了難度。」她說,「不曉得為什麼,這裡的3桿短洞總讓我覺得很難打。」
此次的佛度盃台灣錦標賽,不僅僅是一場「資格賽」而已,在比賽結束之後,大會也安排了教學課程,特別還邀請澳洲籍的亞巡賽好手葛里森(David Gleeson)來擔任講師,就個人征戰多年所累積的經驗,全部傳授這群未來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