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高協各區月賽明日之星-------- 阿公、阿嬤加持 張正量加入高手行列

今年5月至今,張正量在3個月內參加四場比賽,獲得1次冠軍、及另外2張獎狀,他正以超乎尋常的速度加入高手競爭行列,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文字訊息(903)-
兩年前,他剛升上宜蘭慈心華德福小學三年級,高爾夫教練出身的阿公,常以揮桿復健,他與阿嬤跟上跟下陪伴阿公打球,很快地學會揮桿,阿公看他頗有天分,又興趣盎然,便有系統地教授,張正量果然不負眾望,常把球打得又高又遠,令人嘖嘖稱奇。阿嬤說,孫子還沒升上小學五年級,已經可以打250碼,展現不凡的天賦。「也許是遺傳吧,阿公雖然不是職業選手,也可以輕鬆打300碼以上,幾年前中風一度退化,但復健後還可以打70+桿。」
張正量為了打高爾夫,就近在礁溪球場跟著林建誠教練一年多,今年6月轉到楊梅揚昇球場,由劉依貞教練指導。阿嬤疼愛孫子,總是提供最佳後勤支援,使張正量全無後顧之憂。「在礁溪球場培訓時,我在山下買了一套房子,方便打球休息。8月我又在揚昇球場附近,再租一屋,減少旅程奔波。」
除了物質上的支援,阿嬤的身教也發揮潛移默化的功效。「我是學教育的,又開幼兒園、托嬰中心,對小孩的教育很內行,總是用媽媽的立場協助、開導,應該有助於孫子的成長。」阿嬤還是新北市教育局「正向教養」講師,幫忙新北市府訓練幼教師資,很善於鼓舞成長中的孩子。「正向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孩子『帶著走的能力』,甚於知識的貫輸,前者包括與人的溝通、協調、互動、相處的能力等,打高爾夫就是培養這種能力最好的運動。」
作為阿嬤的嫡傳弟子,張正量耳濡目染之餘已漸領略正向教養在高爾夫運動的意涵,善於與場地、天候,甚至不良的情緒溝通,盡最大的能力保持正向思維,才得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締造最可觀的戰績。
今年5月北區月賽是張正量的第一場月賽,便獲得男子D組第八,完全沒有初登場的生澀。6月的小學錦標賽,他在第一回合締造生涯最佳85桿,最終以178桿獲得中年級男生組第八,獲頒第一張獎狀。8月北區月賽獲得第四,也超越許多經驗豐富的選手。接著進軍東區月賽,一路領先,一舉在男子D組封王,贏得生涯第一個高球冠軍,使「東霸天」邱少謙四連霸的美夢落空。
阿嬤說,包括阿公在內,每一位教過孫子打球的教練,都說他打球姿勢正確、領悟力高,將來必成大器,但她再三要求孫子更要培養無形的戰力,就是注意禮貌、控管情緒,與球友友善互動,路才走得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