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訊息(1041)-
戴凱恩是在去(113)年9月秋季賽重摔一跤之後,才知道自己與高手的距離何其遙遠,他在挫折中不屈不撓、發奮圖強,立志出人頭地。
去年秋季賽在花蓮球場舉行,這裡的砲台式果嶺向來難纏,戴凱恩帶著8月南區B組亞軍的優異成績第一次進軍季賽,對陌生的場地依舊一籌莫展。「原來這裡除了果嶺難纏,進攻時在『過與不及』之間拿捏不易外,還不時受到海風干擾,PAR ON率大幅下滑,而且果嶺坡度起伏不定,草紋在海風長年影響下暗藏玄機,看起來是直線,打起來卻帶著難以捉摸的曲線。」
海景常教人誤判,海風又讓人捉摸不定,戴凱恩吃盡苦頭,第一天就以1次TRIPLE、2次DOUBLE、85桿陷入苦戰。第二天他加強攻勢,試圖力挽狂瀾,擠進三、四回合決賽的窄門,結果適得其反,TRIPLE和DOUBLE各三、94桿,狀況比首輪更慘。兩天合計4次TRIPLE、5次DOUBLE,一鳥未得,慘遭淘汰,他的季賽初體驗敗興而返。
戴凱恩與張創宇教練共同檢討這次挫敗,不僅受制於陌生的球場,果嶺攻略也略遜一籌,尤其切桿救球的工夫更欠缺,各項技術水平、心理素質與同組的國家隊員施友翔,及楊庭翊、戴雨均落差不小。「我才驚覺連切桿的距離都無法精準掌握,常在果嶺上來來回回,浪費太多推桿。」
值得慶幸的是,戴凱恩目睹季賽選手水平比月賽明顯高出一截,反而讓他停下腳步觀察對手的優點,當作成長的養份。今年春季賽第二次挑戰季賽,戴凱恩果然打進決賽,雖然成績不盡如人意,卻也證明努力沒有白費,他勇敢往前踏出一小步。
民國114年新年新氣象,是戴凱恩脫胎換骨,戰績騰飛的起點,2月在山湖觀球場舉行的南區月賽,他以235(79 78 78)桿在男子B組封王,贏得月賽首冠,且寫下生涯首次連續三天七字頭佳績。8月南區月賽,戴凱恩又在大崗山球場以237(78 77 82)桿,二度在南區月賽摘冠,且在第二回合以77桿改寫個人月賽最低桿紀錄。這一連串的豐碩果實,證明只要下功夫,汗水不會白流。不過戴凱恩認為,月賽和季賽大不相同,他沒有被一場小比賽的勝利沖昏頭。「很多高手只打季賽沒有參加月賽,月賽的排名與實力不能劃上完全的等號。」
戴凱恩說,他投入高爾夫起步較晚,只參加2場C組賽事,便升級打B組,陪伴他的大多是失敗與挫折,而非勝利的喜悅,不過戰績不夠好對自己的缺點反而看得更清楚,對自己的警愓也就更直接,這未嘗不是收穫。「今年秋季賽只是我的第三場季賽,下個月即將來臨,我希望一場打得比一場好,證明我是可造之材。」